小学语文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
小学语文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理解句子的含义是读懂文章的关键。本文将为您介绍几种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
抓住关键词的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来理解句子的含义。例如,在《伟大的友谊》一文中,"他们讨论各种政治事件的科学问题,一连谈上好几个钟头,各抒己见,滔滔不绝,有时候还进行激烈的争论。"这句话中,"各抒己见"、"滔滔不绝"、"激烈争论"等词语,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讨论问题时的严谨态度。
联系课文内容的方法
有些句子需要结合课文的整体内容来理解。例如,在《金色的鱼钩》中,"小梁,别浪费东西了。"这句话如果孤立地理解,可能难以体会其深层含义。但如果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思考老班长在什么情况下说这话的,为什么拒绝喝鱼汤,就能体会到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德。
联系时代背景的方法
理解句子的含义有时还需要结合时代背景。例如,在《难忘的一课》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如果只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作为中国人要热爱祖国。但如果联系当时台湾刚刚光复,被日本人统治了五十年的历史背景,就能体会到这句话中蕴含的深厚情感。
问为什么的方法
通过提问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句子的含义。例如,在《我的战友邱少云》中,"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但又"忍不住不看",通过提问为什么这样,学生可以体会到"我"当时矛盾、焦虑和痛苦的心情。
分析法
分析法主要是抓住句子的重点词语,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例如,在《长城》一课中,"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通过分析"站在、踏着、扶着、想起"这些动词,可以理解这是因触景生情而展开的自然联想。
归纳法
归纳法主要是领会句子中的内容要点,概括出句子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例如,在《詹天佑》中,"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通过提问和归纳,可以理解这句话体现了詹天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为国争光的决心。
引申法
引申法主要是根据文章的思想内容,透过句子字面上的意思,理解作者的本意。例如,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通过理解"黑洞洞"和"碰壁"的象征意义,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对旧社会的无比憎恨。
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有些句子的含义与上下文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顾及全篇,才能理解句子的含义。例如,在古诗学习中,"死去元知万事空",要理解它的真正含义还得联系下文,才能体会到作者临死时念念不忘统一祖国的激情。
联系实际的方法
通过联系实际,典型联想来理解。例如,在《我的战友邱少云》中,"这位伟大的战士,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挪动过一寸地方,没有发出一声呻吟。"通过联想自己被烫伤时的反应,可以理解邱少云的高度纪律性和为革命勇于献身的伟大精神。
从比喻、象征意义中理解
有些句子需要从比喻、象征意义中去理解。例如,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里用"黑洞洞"形容旧社会的黑暗,用"碰壁"比喻革命者没有自由,到处受迫害。
联系时代背景的方法
有的文章要与当时的时代背景联系起来才能理解。例如,在《赶集》一文中,"料想四年以前该不会有这些东西吧",通过了解文章写的是解放初期农村面貌的迅速改变,可以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以上方法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