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基础知识:从声源到噪音控制
声学基础知识:从声源到噪音控制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源
正在发生的物体叫做声源。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发生,都可以是声源。
发声体 | 振动部位 |
---|---|
钢琴 | 琴弦 |
人 | 声带 |
鸟 | 鸣膜 |
笛子 | 空气柱 |
蝉 | 鼓膜 |
蟋蟀 | 翅膀 |
声音的产生
声音的产生:由于物体的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转换法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序号 | 转换法示例 |
---|---|
1 | 在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方法称为转换法 |
2 | 将纸屑放入发声的扬声器中,或将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通过纸屑跳动或溅起的水花反映扬声器或音叉的振动,用的都是转换法。 |
声音的传播
概念 定义
介质 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
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真空不能传声。
声速
概念 定义 公式 常数 影响因素
声速 表示声音传播的快慢 v=s/t v=340m/s(15℃空气中) 介质的种类和温度
回声
形成: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
条件:人耳分清前后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大于0.1s。
回声测距:由于回声与原声在均匀介质中都沿直线传播,根公式s=vt,可以利用回声测量距离。
听觉的形成
听觉形成路径: 声波——>外耳道——>鼓膜振动——>听小骨——> 耳蜗——>神经末梢——>大脑(产生听觉)
声音的特性
音调和频率
概念 定义 影响因素
音调 声音的高低 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频率 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等于物体1s内振动的次数。频率的单位时赫兹,简称赫,符号时Hz。 -
音调的高低取决于振动的频率。频率越高,音调也越高;频率越低,音调也就越低。
超声波和次声波
概念 定义 特点
超声波 频率超过20,000Hz的声音 具有定向性好和穿透力强的特点
次声波 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 具有在传播过程中衰减少、能绕过障碍物、传播距离远、破环性大的特点
人的听觉范围是20~20,000Hz之间的声音。
响度和振幅
概念 定义 影响因素
响度 声音的强弱(或大小)叫做响度 由发声体振动的幅度决定
振幅 物体振动的幅度,也是物体离开原来位置的最大举例 -
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发出的声音响度就越大;振幅越小,发出的声音响度就越小。
音色
概念 定义 影响因素
音色 音色又叫音品或音质,它反映乐声音的品质和特色 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
声的利用
声与信息
概念 内容 举例
声音传递信息 是指通过分析声音或回声得到某些信息 (1)听到上课铃声——知道上课时间到了;(2)医生使用听诊器—利用声音诊病;(3)雷声——要下雨了。(4)声纳——探测海水深度、鱼群位置。
声与能量
概念 内容 举例
声具有能量 传递声音实际就是传递能量得过程 (1)医学——利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得结石;(2)工业——利用超声波切割坚硬物体、清洗精细机械、除尘;(3)生活——利用超声波洗牙。
回声定位与声纳
概念 内容
回声定位 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超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等物体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传来得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得位置。蝙蝠采用超声定位得方法叫做回声定位。
声纳 收到蝙蝠回声定位得启发,人们制成了超声雷达,又叫声呐。
噪音的危害和控制
噪音的产生及其来源
概念 界定 来源
噪音 (1)从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就是噪音;(2)从环境保护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音。 (1)交通噪音;(2)工业噪音;(3)建筑噪音;(4)社会噪音。
噪音强弱的等级和噪声危害
噪音强弱的等级:以分贝(dB)为单位来白哦是声音强弱的等级。
声音强弱的等级 人的感觉(噪音危害) 声音举例
0dB 人们刚刚能听到的最微弱声音 ——
10dB 相当于微风吹树叶的声音 钟表滴答声
30~40dB 叫理想的安静环境 鸟鸣
50dB 能影响睡眠和休息 一般说话
70dB 会干扰说话,影响工作效率 大声说话
90dB 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 电锯工作发出的声音
150dB 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火箭、导弹发射的时声音
噪音的控制
序号 控制方法 具体操作
1 防止噪音产生(在声源处减弱) 给机器加橡皮垫来吸收它的震动;给汽车和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手机调成静音等。
2 阻碍噪声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在马路和住宅间设置屏障或种植树木;关闭门窗后教室外的吵闹声会小很多等。
3 防止噪音进入耳朵(在人耳处减弱) 人在工作时佩戴耳塞、耳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