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桃花源记》| 原文、译文赏析
陶渊明《桃花源记》| 原文、译文赏析
《桃花源记》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600多年前的东晋乱世。这篇文章通过描绘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世界,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东晋乱世纷争之际,从来没有哪一篇文章能把理想、美景、寄托如此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直到一位隐士的笔下,他淡泊名利,远离喧嚣,一生的才情只与一篇《桃花源记》的传奇之作紧密相连。
他就是田园诗的代表人物《桃花源记》的作者 —— 陶渊明。
这一切还要从1600多年前的某个瞬间说起。时局动荡,民不聊生,恰如彼时的社会景象。也许是在一次偶然的漫步中,陶渊明走进了那片宁静的山水之间,看着眼前如梦幻般的美景出了神……
回想过往,自己曾经胸怀济世之志,而今却是官场失意,目睹百姓疾苦却无力改变,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涌上心头!
陶渊明,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陶渊明的作品现存诗125首,文12篇,其中《桃花源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虚构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世界,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美好的田园画卷,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溪两岸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别的树,芳香的青草鲜艳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十分诧异,便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的好像有点光亮。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进去。最初,山洞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
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的人们,男女的穿着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样。老人和小孩,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都详细的一一作了回答。村中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做饭来款待他。
村子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所以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这里的人问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拿出酒菜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他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说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最终迷路了,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名叫刘子骥的人,是位高尚的读书人,他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地计划着前往桃花源。但是没有实现,他不久就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赏析】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文章通过对桃花源中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剥削、人民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图景。
那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人们往来种作,怡然自乐,这反映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种理想生活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一种否定和批判,表达了作者对百姓能够过上幸福生活的渴望。
对现实社会的不满: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战乱频繁、政治黑暗、民不聊生。
桃花源的美好与现实的残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借桃花源这一理想世界,含蓄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例如,桃花源中人们为躲避秦时战乱而来到此地,从此与世隔绝,这暗示了现实社会的动荡不安,百姓为了生存不得不寻找远离纷争的净土。
愿我们都有自己心中的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