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如何让孩子学会面对「不公平」,是每个父母的必修课!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如何让孩子学会面对「不公平」,是每个父母的必修课!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355197055_120410438

上周小侄女去参加了一个少儿舞蹈比赛。为了准备这场比赛,她妈妈请了专业老师指导服装、动作、妆发,全家人忙了整整一个月。
为了练好这支有难度的舞蹈,小侄女常常在放学后还要去练功房待一会儿,还叫妈妈帮忙给她录像,然后对照着录影看自己哪里做得还不够好。
功夫不负有心人,小侄女的舞蹈表演获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连老师都特意过来祝贺她,大家倍感欣慰。

没想到结果公布的时候,孩子只获得了第二名。
而夺得冠军的,是一支表现普通的舞蹈。
跟旁边的家长一打听才知道,冠军小女孩的爸爸是评委之一。
小侄女委屈极了,哭着问妈妈:「为什么我跳得比她好,却让她拿了冠军?难道比赛不应该是公平的吗?」
面对女儿让人心疼的提问,妈妈一时不知该如何跟孩子解释。
除了不公平的待遇,生活中很多小事也会让孩子产生「不公平」的感觉。
比如黄磊也曾发微博说,遭到女儿的质问,说他不公平:

类似的不公平,孩子生活中还有很多:
为什么我和弟弟都看电视了,妈妈只批评我?
为什么我成绩比他好,最后得奖的却不是我?
为什么他各方面都不突出,却能连任班长?
孩子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会遇到越来越多不公平的事情,或者容易产生「不公平」的感受。所以,如何教会孩子正确面对,是每个父母的必修课。

-1- 帮助孩子认识「不公平」的存在
一、告诉孩子,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
首先,要坦诚地告诉他: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
因为只要有人的存在,相互之间就有比较,有比较的时候就会衍生出公平与否的判断。
但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就像大与小,高与矮,贫穷与富有,美貌与丑陋一样都是比较出来的,而“公平”也是相对于“不公平”而存在的。
综艺节目《明日之子》上有一个片段,是华晨宇看到喜欢的选手被淘汰了,认为很不公平,观众仅凭台上的几分钟表现就淘汰了他,根本看不到他在台下的努力。

同在节目的何炅说:「难道这个世界是公平的吗?」
世界就是有不公平的存在,这个真相,在孩子到了一定年纪后要慢慢让他知道。有人天赋异禀,有人靠汗水死撑。
有的人一辈子也走不到罗马,有的人一出生就在罗马。
但是承认不公平,不代表我们不去做任何改变。有时候正是不公平的存在,更加激发了努力改变现状的渴望。
二、「公平」不代表「均等」
研究表明,在孩子眼里,「公平」总是可以与「平等」或「相同」互换的。
换句话说就是,他们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获得相同的时间、注意力、特权,以及薯片。
我们需要帮助孩子们理解公平并不是简单的「一刀切」,很多时候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比如,哥哥和弟弟一起吃饭,哥哥觉得弟弟的饭比自己多,感觉不公平,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告诉他:
「弟弟今天一整天都没吃东西了,而你下午吃了一个汉堡,我还应该给你们提供同样多的食物吗?」
有时在孩子的眼里,公平就是别人怎样,我也要怎样。
我们要引导孩子看到人与人的不同需求。
如果忘了自己是否需要,一味用相同标准去衡量周围的一切,难免就会产生抱怨情绪。
有一次女儿从幼儿园回来,很委屈地跟我说:「老师明明说谁坐得好,就让谁先吃饭。我坐得直直的,其他同学也坐的很好,但每次老师都让一个坐的不好的孩子先吃。」
我摸了摸她的头说:「老师经常会这样吗?」
「嗯!」
「那你一定很难过吧,」我先安抚了她的情绪,然后慢慢引导,「但是也许老师有她自己的原因呢?比如因为那个同学很调皮,吃饭又很慢,老师为了鼓励他,所以会经常让他先吃饭。」

女儿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吃饭慢的小朋友确实更需要鼓励。想到这里,心里也就不会感到憋屈了。
-2- 教孩子拥有面对「不公平」的正确态度
一、比起什么是公平,如何对待公平更重要
不公平的存在是我们没法改变的,与其去纠结「凭什么」,不如去主动调整自己面对它的心态。
心理学家詹尼弗孔斯特曾说:「虽然人们无法左右生活中不公平的现象,但肯定可以左右自己对生活中不公平现象的反应。」
《极限挑战》第四季中有这么一段:
黄渤面对一群学生,向大家提了6个问题。如果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就可以往前走六步,反之,则待在原地。
这六个问题,覆盖了一个孩子的见识、家庭背景、家庭资源、教育方式:
(1)你的父母受过大学以上的教育吗?
(2)你的父母给你请过1对1的家教吗?
(3)你的父母是否让你持续学习一门特长?
(4)从小到大,你是否有出国经历?
(5)父母是否承诺要送你出国留学?
(6)从小到大,你是不是爸爸妈妈心中的骄傲,他们是不是经常在亲友面前夸耀你?
当所有问题结束,有人已经遥遥领先,有人还在原点,一步未动。
原本的同样的水平线开始变得参差不齐,然后他们告诉学生说:这就是你们的起跑线。
看了有点扎心,有些人奋斗一生的终点,也许只是别人与生俱来的起点。

但游戏并没有结束。节目组让所有学生从现在站立的起跑线开始,一起奔向学校的室内篮球场。
于是,所有孩子都拼尽全力奔向学校的体育馆。
最后冲到前20的人,是之前站在前面的20人吗?虽然也有,但不全是,甚至后面跑过来的人更多。
虽然每个人的起点不一样,但是并不代表没有选择的余地。处于劣势的人,可以选择自怨自艾,也可以选择全力奔跑。你依然有冲到前面的机会。
所以告诉孩子,面对不公平,自己的态度很重要。
二、越不公平,努力越有意义
纪录片《出路》中,农村孩子徐佳,就是那个天生起跑线比别人落后的人。
徐佳是湖北农民工的孩子,两次高考失败,父亲意外去世。
他顶着巨大压力复读,想过放弃,也想过轻生,但还是咬着牙坚持,在小山一样的书本中勤学苦练,最后考入理想的大学,在城市扎根。
他也许天生抓了一手烂牌,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自己,而是选择咬牙努力,活出了跟其他同伴不一样的人生。
知乎上有个问题:什么是面对「不公平」时该有的正确姿态?
有个高赞答主讲述了自己从学渣逆袭成为学霸的故事。
他在学校的时候,作文写得特别好,但因为整体成绩不突出,被别人顶替了作文比赛的资格。
工作以后,明明是他的方案好,却输给擅长拍马屁讨领导欢心的同事。
每当这种时刻,妈妈都告诉他:「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别人瞧不起他,他就破罐子破摔地干蠢事,让人更瞧不起;另一种人则是,你瞧不起我,我偏不让你说中,我偏要活成与你的误解和敌意相反的样子。」

他一直努力做第二种人,没有被不公平的遭遇所打败,而是化不公为动力,更加努力让自己变得优秀,从而获得了更好的人生。
三、你越强大,世界对你越公平
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隐藏人物》,讲述了一个非裔女性科学家凯瑟琳的故事。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种族歧视十分严重:
因为是黑人,她每天要花40分钟,跑到几千米外的「非白人」卫生间;
因为是黑人,她被禁止使用白人专用咖啡壶;
因为是黑人,白人同事说她不可靠,当着她的面抹去中重要资料。

面对种种不公平,她用加倍的努力展示自己的才华,用强大的实力赢得认可和尊重:
她解决了所有白人无能为力的数字难题;
她现场计算出火箭的降落位置;
她成为第一位参加高层会议的女性。
后来,公司为她撕掉所有歧视标签,取消白人专用卫生间,2015年,时任总统奥巴马向97岁高龄的凯瑟琳颁发总统自由勋章,表彰她对推动航天事业和种族平等做出的卓越贡献。
当一个人变得越来越强大、拥有更多的资源和话语权的时候,他才能为自己争取更多公平的机会。
曾经因外貌而备受嘲笑的黄渤,在一则采访里云淡风轻地说:「以前在剧组里,总能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小心机,但现在(成名了),身边全是好人,每一张都是洋溢的笑脸。」所以,当下次孩子向你提问:「为什么这么不公平?」的时候,我们可以微笑地告诉他:
世界从来没有绝对的公平,山有高有低,水有大海小河,人有不同肤色,同样,命运也有高低起伏。
但是,选择面前,人人平等。
你可以选择自怨自艾,也可以奋起直追;
你可以选择抱怨现实,也可以改变现实;
如何面对不公,决定权在你自己手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