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想哭,但是我控制不住我自己——孕期抑郁
我也不想哭,但是我控制不住我自己——孕期抑郁
在孕期这个充满奇迹和变化的旅程中,孕妈妈们不仅要面对身体上的种种变化,还要应对心理上的挑战。孕期抑郁症是一个容易被忽视但又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将从症状、成因到应对方法,全面解析孕期抑郁症,帮助孕妈妈们更好地关注和照顾自己的心理健康。
什么是孕期抑郁?
“孕期抑郁症”(Prenatal Depression)或"孕期情绪障碍"(Prenatal Mood Disorder),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一种。因为抑郁症的症状包括易疲劳、食欲不振、缺乏活力等。这与怀孕的某些正常反应非常相似,所以很多孕妈妈及家庭容易忽略这一问题。
孕期抑郁症的症状
- 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力减退
- 总是感到焦虑、迷茫
- 脾气变得很暴躁,非常容易生气
- 睡眠质量很差,爱做梦,醒来后仍感到疲倦
- 非常容易疲劳或有持续的疲劳感
- 不停地想吃东西或者毫无食欲
- 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懒洋洋的,总是提不起精神
- 持续的情绪低落,莫明其妙地想哭
- 情绪起伏很大,喜怒无常。
如果在这段充满变化的孕期旅程中,孕妈妈发现自己连续两周以上出现了三种或更多上述的情绪或身体症状,这可能是内心正在向你发出需要关注和支持的信号。请勇敢地迈出第一步,与家人分享感受,让他们了解目前的状态。同时,鼓励孕妈妈及时向专业的医生寻求帮助和咨询。
孕期情绪的小秘密
激素变化
在怀孕6~10周时激素水平开始有显著变化,这些激素变化可以影响大脑中调节情绪的神经传递素的变化。孕妈妈初次体验到这些变化,容易变得比以往更容易感觉焦虑。妊娠反应
有些孕妈妈孕期妊娠反应非常明显,有些会不停地呕吐,头晕目眩,吃不下饭,日渐消瘦等。这些妊娠反应如果太严重或持续时间过长,会增加孕期抑郁的发生风险。如果妊娠反应持续时间≥10 周的孕妇要及时去医院就诊。人际关系
孕妈妈与老公或者家人的关系如果不太好,并且短时间内难以自行解决时,孕妈妈的情绪波动就会很大,从而会增加孕期发生抑郁的风险。有人认为只要孩子一出生,这些问题便会迎刃而解,但事实上如果孕期出现了抑郁的话,产后抑郁的机率会更高。家族或个人的抑郁史
如果孕妈妈本人或者家族有过抑郁史就更容易患上孕期抑郁症。怀孕情况比较复杂或危险
有些孕妈妈可能孕期流产风险较高需要长期卧床静养,或者多胞胎怀孕很辛苦,这些都会使孕妈妈备受精神和肉体的折磨。她们一方面要忍受怀孕带来的身体不适,另一方面还要为各种可能得不良结果而担惊受怕,所以这一类孕妇较易受到孕期抑郁症的困扰,应特别注意。
和孕期抑郁和平相处
家人的支持,是孕妈妈最温暖的港湾
家人的关心和体贴,是孕妈妈最坚强的后盾。爱人和家人的细心观察和及时响应,能够让孕妈妈感受到无尽的温暖和支持。如果感到情绪的阴霾,不妨大胆地向心理医生或妇产科医生寻求帮助。休息,是情绪的温柔疗愈
孕期因为激素变化和身体不适,很多孕妈妈的睡眠会不好,有些会难以入睡、造醒、或者晚上起夜次数很多。如果睡眠不足,可引起疲劳过度、食欲下降、营养不足、身体抵抗力下降、孕妈妈的情绪波动会更大,增加孕期抑郁的风险。孕妈妈可以在睡前进行放松或者冥想辅助睡眠。表达,是心灵的释放
孕妈妈需要家人朋友们的精神支持,可以直接向你的爱人和朋友们说出你对于未来的恐惧和担忧,明确地告诉他们你的感觉,这样他们才能给予想要的安慰。做自我慈悲和认知解离的练习(ACT接纳承诺疗法)
当妈妈是一个很不容易的过程,当早期出现妊娠反应,孕后期出现各种身体不适,吃不下睡不好,还要担心会不会对孩子发育不好的时候,孕妈妈可能会产生强烈的自责和挫败感,这个时候可以尝试练习一下自我慈悲的正念练习和认知解离的练习。
自我慈悲练习:
认知解离练习:找出盘旋在自己的脑子里的想法,尝试用滑稽的口吻,或者在这个念头中加入搞怪的元素,认识到这个就只是一个念头,不是事实。
适当信息摄入,给头脑放个假
可以适当和其他孕妈妈沟通,了解到不是只有自己有这样的感受,在孕期情绪波动是很正常的,接纳因为激素变化而导致到情绪变化,不要与之对抗。同时,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学会有意识地屏蔽和筛选信息,预防过多纷繁冗杂信息对自己情绪的干扰。适量的运动,是情绪的调节器
很多孕妈妈觉得怀了孕之后一切都要小心翼翼,能躺着绝不坐着。但适量的运动比如散步,走楼梯,游泳等,不仅有助于孕妈妈改善身体不适,帮助后期顺利生产,还有利于情绪稳定和调节。如果孕妈妈感到情绪难以自我调节,请勇敢地寻求专业帮助
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和你一起,迎接每一个阳光明媚的明天。
在这个充满期待和变化的特殊时期,我们想对每一位孕妈妈说:你的感受至关重要,你的情绪波动完全正常,你并不孤单。我们在这里,愿意倾听你的心声,陪伴你度过每一个起伏,共同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