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特辑:不同年龄段妈妈的健康要点,这些提醒早知道
母亲节特辑:不同年龄段妈妈的健康要点,这些提醒早知道
母亲节前夕,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主任医师张丹就母亲在不同阶段应关注的健康要点和疾病进行科普讲解。
成为母亲是女性生命中的重要转折,但不同年龄阶段的母亲面临着不同的健康挑战。育龄期(18—40岁)、更年期(40—60岁)和老年期(60岁以后)每个阶段都需要特别关注身心健康。
育龄期母亲应关注的健康要点
育龄期(18—40岁)的母亲面临着家庭、子女教育、职业发展等多重角色,承受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在这个阶段,保持身心健康尤为关键。
心理调适:建立良好的自我观念,保持乐观的情绪,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饮食运动:保持膳食平衡,多样化摄入食物。每天进行适量运动,如快步走、跳舞、游泳等,以维持健康的体重和身体状态。
更年期和老年期母亲应关注的健康要点
更年期(40—60岁)和老年期(60岁以后)母亲85%—90%会出现轻重不同的绝经综合征,如潮热、烦躁焦虑甚至抑郁失眠,面临着身体和心理的诸多挑战,需要更加关注健康。
心理调适:面对“空巢综合征”,接受自然变化,积极寻求家人和社会的支持,培养乐观情绪,解除内心顾虑。
睡眠管理:保持7—8小时的睡眠,午睡15—20分钟有助于缓解失眠。对于失眠较轻者,可采用安慰、心理疏导等非药物治疗,同时排除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潜在疾病。
积极运动: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提高身体代谢水平,改善心理状态,延缓衰老进程。坚持中等强度运动每周3—5次,累计150分钟以上,每周增加2次额外的肌肉力量锻炼,减少久坐。
体重管理:控制饮食,适量运动,维持健康的体重指数,预防肥胖和相关慢性疾病的发生。
年轻母亲应做好三种疾病预防
- 生殖道感染和性传播疾病预防
包括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梅毒、淋病和艾滋病等,反复发病的生殖道感染会引起异常子宫出血、不孕不育、产科并发症等,艾滋和梅毒还可以通过母婴传播导致儿童感染。
- 女性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每日清水清洗外阴;
- 增加自我防范能力,正确使用避孕工具。
- 规律作息,营养均衡,保持心情舒畅,增强体质。
- 主动、定期做生殖道病原体的筛查。
- 定期宫颈癌筛查
宫颈癌是女性健康杀手,99%宫颈癌由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引起。建议符合接种条件的女性完成HPV疫苗接种,所有25~64岁的妇女均应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筛查异常/阳性的妇女应进一步进行检查、诊断和及早治疗。
- 加强乳房保健
哺乳期妇女要经常按摩和保持乳头的清洁,育龄妇女要学会自我检查乳房的方法。用手指掌面在乳房表面触摸,如平坦无包块触及为正常。如触到异常包块,即使很小,也应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就诊。
更年期和老年期母亲需警惕以下几种疾病
更年期卵巢功能下降会导致雌激素波动性下降,对全身各系统都会产生影响,如月经不规则、周期延长或缩短、经量减少,需警惕子宫内膜增生性疾病甚至子宫内膜癌。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现象,表现为潮热、出汗、心悸、眩晕、疲乏、注意力不集中、抑郁、紧张、情绪不稳定、易激动、耳鸣、心慌等。
盆底组织肌肉张力不足导致子宫阴道脱垂、漏尿尿急等尿失禁症状。
雌激素参与或调节胆固醇、糖、骨代谢,更年期雌激素下降,可引起脂蛋白、糖代谢紊乱,易导致动脉硬化发生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糖尿病发生。
骨吸收加速骨基质合成减少,导致骨质疏松。
作为子女,了解母亲的身心特点,给予关爱和支持,定期陪伴母亲进行健康体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给予帮助,是关爱母亲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