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跨径公轨两用悬索桥主塔封顶,重庆黄桷沱长江大桥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世界最大跨径公轨两用悬索桥主塔封顶,重庆黄桷沱长江大桥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11月26日,重庆黄桷沱长江大桥北岸主塔成功封顶,标志着这座世界最大跨径公轨两用悬索桥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图:大桥北岸主塔封顶(林意俊 摄)
黄桷沱长江大桥是渝长高速复线连接道工程(海腾立交—南桥头立交)的控制性工程,全长1260米,主跨765米,为单跨悬吊双塔三跨连续钢桁梁悬索桥。大桥采用双层桥面布置,上层为双向6车道城市快速路,下层中央预留双向轨道,两侧为双向4车道城市主干路,是世界最大跨径公轨两用悬索桥。
图:大桥南北两岸主塔全貌(林意俊 摄)
本次封顶的北岸主塔塔高142米,为门式框架结构。大桥主塔塔柱内外侧斜率不同,且为异形截面,受力状况复杂;塔柱与横梁节点构造设计复杂,局部受力大,配筋设计特殊;塔身液压爬模和高性能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要求高,主塔施工线形控制精度高,施工技术难度大。
针对高塔施工的特殊性,在建设过程中应用了智能液压爬模系统施工工艺,该系统能够自动调整模板位置,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和均匀性,从而保证了整体结构稳定。在混凝土泵送方面,采用了高压泵送技术,克服了高塔施工中混凝土输送的难题,并对混凝土温度进行实时调控,精准高质完成浇筑工作,主塔自动喷淋养护系统待浇筑作业完成后进行智能养护,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为确保现场生产安全,项目以“驻队党代表”为重要抓手,制定网格管理工作责任清单,项目党员干部主动认领“责任田”,对材料运输、施工组织、工序衔接等进行全流程精细化管理,确保主塔顺利封顶。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采用了多项创新技术以确保施工安全与工程质量。通过引入BIM技术,实现了对桥梁结构的三维模拟和施工过程的动态管理,有效提高了施工精度和效率,实现了桥梁实体、数字模型、服务系统、多元化数据的有机融合和工程信息的集成管理,确保了工程质量和安全。
大桥建成后,将成为联系南岸弹子石片区和北岸江北唐家沱片区的重要交通干道,改善重庆南岸区交通环境,缓解重庆内环和渝航大道通行压力,提升城市品质和竞争力,为加快重庆主城三区发展起到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