夬卦:既要果断决策,又要保持和悦、柔顺
夬卦:既要果断决策,又要保持和悦、柔顺
夬卦是《周易》六十四卦之一,其卦象为上兑下乾,象征着在特定情境下需要做出果断的决策和行动。本文将详细解读夬卦的卦象、卦辞及其爻辞的含义,并结合《彖传》和《象传》的解释,深入探讨夬卦所蕴含的智慧。
《周易》六十四卦中的夬卦,上兑下乾,兑为泽,乾为天,故称为“泽天夬”。“夬”通“决”,有决断、果决之意,指的是在特定情境下,需要做出果断的决策和行动。
夬卦的卦辞:“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在王庭上发挥阳刚之德,与小人决断,怀着诚信,号令众人戒备危险,从城邑号令告知即可,不利于发兵作战,有利于前往。
在面对小人或不利情况时,应当公正无私地在适当场合揭露其罪恶,同时要以孚诚之心提醒众人警惕危害,但不可轻易动用武力,通过宣扬美德、颁布政令等方式来解决问题,如此行事才会有利。
夬卦,立意在于“果决”,强调阳刚必须以决断性的气魄制裁阴柔,即“君子”应当清除“小人”,“正气”应当压倒“邪气”。从阴阳矛盾激化的角度来看,卦中五阳共决一阴,象征着君子势力对小人的压制和战胜。
《彖传》曰:“夬,决也,刚决柔也。健而说,决而和;‘扬于王庭’,柔乘五刚也;‘孚号有厉’,其危乃光也;‘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乃穷也;‘利有攸往’,刚长乃终也”。
《彖传》进一步解释了夬卦的含义。夬是决断的意思,表示以刚断柔,刚健而和悦,果决而温和。小人得志于王庭,是因为一阴爻凌乘于五阳爻之上。面临危险而仍能政令信实,那么危难就会转为光明。属邑传来不利出兵的消息,说明一味崇尚武力是行不通的,阳刚增长的结果必然结束阴柔乘刚的局面。
《象传》解释说:“泽上于天,夬。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泽水上决于天,这便是夬卦的意象。君子应该布施德惠于下民,最忌屯积福泽为自家所有。夬卦中五阳爻并进,其势有以刚断柔、以刚阳冲决阴柔之象,喻君子势力增长。
初九爻辞:“壮于前趾,往不胜为咎。”足趾的前端受伤,贸然前往不能得胜,反而会导致灾祸。在最下而过于勇进,有往而不能胜任之象。勇往直前但力不胜任,会有咎害。
九二爻辞:“惕号,莫夜有戎,勿恤。”发出警惕号令,尽管暮夜时分将有战事发生,也不必忧虑。此爻虽为阳刚之质,但处中居柔,有能进善守之象,因其警惕防备,故可应付不测。虽有兵寇而结果无患,是因为能够持守中道。
九三爻辞:“壮于頄,有凶,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颧骨受伤,有凶险。君子坚决果断地独自出行,遇到雨天淋湿了衣服,心中有气,但不归罪于别人。此爻居阳位,又处于下卦乾体之终,刚猛有余。在阳决阴之时与上六爻相应,使上六爻强壮。勇壮形于色则有凶,而果决独行本有咎,但调之以阴柔,外见之以和悦,则又无咎。在刚决掉柔之时,既要断绝关系又要和悦而两不相伤,过于果决,结果为凶。阴有雨象,故说“遇雨”,不安其应,以不濡湿为乐,以此无咎。君子果决而行,最终能节之以柔,免于咎害。
九四爻辞:“臀无肤,其行次且;牵羊悔亡,闻言不信。”因失位不正,臀部遭到杖笞,皮开肉绽,趑趄难行,若牵着一只羊献给当权者,则悔恨就会消逝,但他没有听从此言。此爻以阳居阴失其位,众阳皆进,使其欲居而不能安;居阴失刚性,又不能行。前行艰难,是因为没有处在适当的位置上,听到善言而犹豫猜疑,说明其不善于明断。
九五爻辞:“苋陆夬夬中行,无咎。”如斩断柔脆的苋陆草一样,刚毅果断地清除小人,居中行正,则无过错。九五爻切近上六爻,上六爻以阴在兑体,能取悦于九五,但九五阳刚中正,为夬之主,能果其决。以阳刚君子决于上六阴柔小人,如以中道行之则没有过咎。夬卦的中道是刚爻既刚健又和悦。
上六爻辞:“无号,终有凶。”不必号啕痛哭,因为小人最终难逃凶险。上六为一卦之终,阳刚决一阴柔,上六居穷极之时,下无应爻,没有号呼而应者,阴消之势已定,最终必定有凶。
夬卦之中,阴阳爻的力量对比悬殊,以五阳之刚健盛长,制裁一阴之孤立困穷,阳胜阴败、正存邪亡是必然的结局。然而,阳刚虽处优势,却不可掉以轻心,“夬”之艰难,时常显现。表明,即便以五阳的强盛要彻底清除一阴,也并非轻而易举之事。
在实际生活中,夬卦予人诸多启示。面临决断,应保持公正无私态度,在适当场合申明立场和原则。同时要保持警惕,预见到可能的危险和问题,做好应对准备。解决问题,注重方式方法,不可仅凭一时的冲动和力量做事,避免过度刚猛导致不良后果。
后山道师曰:与人交往和处理事务,要坚守中道,既要有果断的决策力,又要保持和悦、柔顺的态度,以达到和谐共赢的局面。小人得势、凌驾于君子,必被决除。然而“夬”应有道、有利、有节,还要有灵活应变的策略,既战胜敌方,又免受其伤。《周易》卦象爻辞之义,各为诠释者所用,顺理成章即是,不应机械理解,更不应盲目套用,保持理性和客观的态度,才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