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泼水节上的孔雀舞:傣族孔雀舞的历史渊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泼水节上的孔雀舞:傣族孔雀舞的历史渊源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VMFSQKE05418YI9.html

傣族的孔雀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是一种舞蹈艺术,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从汉朝宫廷到唐代长安,再到现代舞台,孔雀舞以其独特的魅力穿越千年,见证了傣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文将为您揭示孔雀舞的历史渊源及其在傣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说起傣族,人们往往会联想到盛大的泼水节和著名的孔雀舞。关于孔雀最早的记载出现在汉朝,汉刘歆在《甘泉宫赋》中写道:“孔雀飞而翱翔,凤皇止而集栖。”汉朝司马相如在《长门赋》中也提到:“孔雀集而相存兮,玄猿啸而长吟。”这些诗句都表明,早在汉朝,孔雀就已经被宫廷豢养,并广泛出现在文学作品中。

那么,为什么这种美丽的鸟被称为“孔雀”呢?在古汉语中,“孔”字有多重含义,包括多、大、繁盛以及洞穴等。虽然无法考证是谁首次将这种热带雨林中的美丽大鸟命名为“孔雀”,但这个名字确实赋予了这种鸟神秘而丰美的气质,仿佛是遥远仙山上生活在孔洞里的丰羽之鸟。

到了汉朝,孔雀不仅出现在宫廷中,还经常与虚拟的凤凰并称。《孔雀东南飞》这首汉朝民间诗歌,通过描述焦仲卿和妻子的爱情故事,展现了孔雀在当时普通官吏生活中可见的场景,以及其作为忠贞热烈象征的地位。

傣族先民所居住的环境主要在热带森林的山峦平原间,这里盛产木材和各种鸟类,其中绿孔雀最为常见和美丽。在上古时期,人们普遍存在着对自然界的鸟兽崇拜,特别是在南方地区,如楚国以凤鸟为图腾,商朝早期以燕子为图腾。因此,傣族先民选择本地特色的孔雀作为图腾并不令人意外。原始歌舞中自然少不了对孔雀的模仿和再现。

唐朝开元年间,哀牢山地区的骠国曾带领大量乐师和乐器前往长安为皇帝演奏歌舞。其中最著名的乐器是箜篌,而最著名的舞蹈则是《孔雀王》。这种舞蹈通过演员佩戴孔雀羽毛来模仿孔雀开屏的场景,展现了傣族地区孔雀舞的早期形态。

唐朝时期,皇帝要求仪仗用的羽毛大扇子改用孔雀翎毛,这表明当时宫廷对孔雀羽毛的需求已经可以得到保障。考虑到岭南地区的供应能力有限,这些孔雀羽毛很可能来自古骠国的进贡或外贸体系,因为只有他们生活的地区才能提供大量野生或豢养的孔雀。

小乘佛教的传入为这个盛产绿孔雀的地区增添了宗教的吉祥色彩。傣族的新年节庆中,除了泼水浴佛,必定会跳孔雀舞,这已成为傣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朝《顺宁府通志》记载,顺宁府辖管的云南凤庆、昌宁、云县一带的少数民族蒲蛮,在四季节令和婚丧嫁娶时都会聚在一起吹芦笛、跳孔雀舞。这种舞蹈通过有力的踏地动作形成共振效果,展现出高度的模仿性。同时,当地生活的“彝种”部落在聚会时也喜欢跳孔雀舞。

泼水节不仅是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的新年节日,更是一个融合了多种民俗活动的盛大节日。除了泼水祝福,节日中还包括象足舞和孔雀舞等传统舞蹈表演,以表达内心的喜悦和传递欢快美好。

孔雀舞的基本动作包括孔雀鹤立、孔雀抬头、孔雀饮水、孔雀开屏等,这些动作看似简单却舒展至美,可急可缓,可刚可柔,具有典型的民间歌舞的大众性、审美感和融合感。

经由杨丽萍等艺术家的创新演绎,孔雀舞在保留传统韵味的同时,更增添了现代审美和思想性,成为孔雀舞艺术的杰出代表。许多人正是通过欣赏杨丽萍的孔雀舞,进而深入了解和喜爱这个“孔雀民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