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10亿预算成本,《蛟龙行动》票房只能卖4亿,于冬亏到怀疑人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10亿预算成本,《蛟龙行动》票房只能卖4亿,于冬亏到怀疑人生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208A04P4M00

2025年春节档,电影《蛟龙行动》的表现令人失望。作为博纳影业投资的主旋律大片,该片在特效和制作层面表现出色,但在剧情和人物塑造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最终票房仅收3.3亿元,预测票房为3.94亿元。这部预算高达10亿元的影片,不仅未能复制《长津湖》和《水门桥》的成功,反而成为博纳影业近年来投资失利的典型案例。

票房表现:春节档垫底

2025年春节档,中国电影市场以95亿元的总票房刷新了历史纪录。然而,在这场票房盛宴中,《蛟龙行动》却成为了最失意的选手之一。上映11天,内地总票房仅收3.3亿元,单日票房下滑至几百万,排片和上座率与《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处于伯仲之间,档期内垫底,已无力回天。

更重要的是,预测票房目前显示为3.94亿元,是否能够超过4亿元,还得看2月14日情人节档开画的新片,是否能够爆发。一旦新片表现尚可,就会进一步抢占《蛟龙行动》的排片。进入工作日后,有些单位开始着手组织包场,毕竟这几部电影中,也只有主旋律电影《蛟龙行动》适合相关单位包场。留给博纳影业的时间,差不多也就20来天,后续起不来,那就真的起不来了。

影片评价:特效出色但剧情薄弱

《蛟龙行动》的故事发生在近未来,我方工作人员在某海域钻井平台作业时,发现了一个不明潜航器,由此展开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海底行动。影片在特效、飞行器和机器狗等方面表现出色,特别是潜艇之间的鱼雷对轰场面,营造出强烈的视听震撼效果。

然而,影片在剧情和人物塑造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反派动机模糊,故事逻辑混乱,人物形象单薄,这些都影响了观众的观影体验。豆瓣评分仅6.4分,观众评价两极分化,不少观众表示剧情过于牵强,人物关系混乱,难以产生共鸣。

成本与亏损分析:10亿投资血本无归

《蛟龙行动》的制作成本高达10亿元,加上宣发费用(业内估算约1亿元),总投入约11亿元。以4亿元总票房计算,可分账票房为3.668亿元,片方实际收入按照40%分账,约1.467亿元。即便计入后续流媒体版权和海外发行收入(预计不超过1亿元),博纳影业的净亏损仍高达8.533亿元。

票房失败原因分析

  1. 预售与点映表现不佳:影片预售阶段便显露颓势。尽管顶着《红海行动》续集的光环,其预售票房却仅领先于动画《熊出没》,最终被后者反超。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片方试图通过超前点映扭转局面,却因剧情硬伤和夸张打斗场面引发差评,直接导致预售票房雪崩。

  2. 排片与口碑的恶性循环:春节档首日,《蛟龙行动》排片率不足10%,次日因上座率垫底(某影院两场仅卖4张票),排片被砍至1场。相比之下,《哪吒2》和《唐探1900》凭借高口碑和话题性,吸走近70%的排片资源。影院经理直言:“黄金场必须留给能赚钱的片子。”

  3. 战略失误:主旋律依赖症:《红海行动》《长津湖》的成功让博纳形成路径依赖,但观众已对“宏大叙事+爆炸特效”产生倦怠。之前,博纳曾凭这些主旋律大片赚得盆满钵满。但过度押注同一类型就会导致创新乏力,《蛟龙行动》试图复制这类公式,却因题材冷门和叙事陈旧失去观众。

行业启示:重工业电影的未来之路

《蛟龙行动》的溃败,不仅是博纳的危机,更折射出中国电影市场的深层变革。观众不再为“大制作+主旋律”盲目买单,优质故事和创新表达才是核心;此类电影需避开合家欢档期,冲国庆档说不定票房能斩获10亿呢。于冬仍在坚持:“《蛟龙行动》绝不撤档!”这场10亿豪赌的残局,或许将迫使博纳影业重新思考:当“主旋律红利”耗尽,中国重工业电影的未来究竟在哪?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