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事发上海地铁!这个高素质习惯,已被淡忘?有乘客因争抢爆发冲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事发上海地铁!这个高素质习惯,已被淡忘?有乘客因争抢爆发冲突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214A09D1U00

"先下后上"这一文明乘车习惯在上海地铁中似乎正在逐渐被淡忘。近日,有乘客反映在地铁上下车时出现了"先上后下"的现象,甚至因此引发冲突。记者就此现象进行了实地观察和采访,发现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城市文明的隐忧。

一度是上海公交地铁站台上
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但有不少网友称
如今乘坐地铁
这个高素质习惯,已被淡忘
甚至出现了“先上后下”的现象

春节假期结束后第一周,2月7日至12日,记者就此在工作日早高峰8点至10点与平峰下午1点至4点在地铁人民广场站、徐家汇站、世纪大道站、上海火车站等站点进行了观察与采访。

现场:车站广播已无“先下后上”

上下车多为“边上边下”

“先下后上”的前一步,是有序候车。上海地铁站台屏蔽门前区域均有中间“下车”区及两侧“候车”区标识。

不过,记者观察发现,不少乘客往往不在候车线内排队,而是直接站在“下车”箭头指向的区域。在上海火车站等大件行李较多的车站,甚至有乘客将行李箱等物品放在下车处堵路。

而在列车到站后,“先下后上”几乎绝迹,多为“边上边下”,也有门一开就“钻”上车的情况。由此一来,往往是候车乘客都上车了,还有乘客才刚刚下车。当然,下车不顺畅也有车厢内的原因,站立乘客往往都喜欢站在车门口,还有乘客会等列车停稳、甚至开门后才从座位上起身。

2月10日工作日早高峰期间的9号线徐家汇地铁站,记者更是亲历了一场上下车乘客的小冲突。列车门一开,上车的乘客就从中间和两边挤了上来,将下车乘客挤得找不到方向,只能大喊“先下后上懂不懂”,然后用双手强行开路进而引发口角。

当然在实际采访中,“先下后上”这条守则人尽皆知,乘客普遍认为“先下后上”避免了上下车人流对冲,减少了安全隐患,也体现了这座城市的文明程度。

不过也有部分年轻人认为,人流量较大时可以提倡“边上边下”“快上快下”。“有时候车上的人不急着下来,车下的人着急上去”。

地铁运营有准点率要求,有时一味地等人先下来再上去,门可能已经关掉了。不管是先下后上,还是边上边下,重要是希望大家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不要推推搡搡。”受访乘客表示。

运营方:仍旧倡导文明乘车

今年3月1日,新版《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将开始施行,第五条仍旧保留了“乘车时应当先下后上”。

就部分乘客反映人流量大时遵循“先下后上”可能赶不上车,运营方呼吁文明乘车,“先下后上”这样的乘行规则,也是保障乘客安全出行的重要前提。“如果赶不上车,下一班车也很快就会来。”

既要保证线路的高效畅达,又要确保客流安全、秩序井然,这需要运营方和广大乘客的共同努力、携手共创。不少乘客坦言,“当大家不去想别人往前争,我不争就吃亏了。而是所有人都做好自己,遵守规则,那么社会秩序会越来越好。”

网友热议:建立“不文明数据库”?

对此,网友们也是议论纷纷

有人呼吁建立“不文明数据库”
通过人脸识别公示违规者

有人指出:
部分乘客下车迟缓、
地铁关门过快等现实问题
倒逼“抢上”行为

有通勤族分享策略:
“提前几站挪至车门,
否则根本挤不下地铁。”

有网友感慨:
“当所有人不再觉得‘不抢就吃亏’
社会才能真正有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