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光伏储能系统原理详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光伏储能系统原理详解

引用
CSDN
1.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828438/article/details/144036802

光伏储能系统是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光伏组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储能系统实现能量的存储和释放。本文将详细介绍光伏储能系统的原理,包括光伏组件、光伏逆变器、储能PCS等核心组件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一、光伏组件

光伏组件是光伏储能系统的核心部件,其工作原理基于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当光子照射到金属上时,光子能量被金属中某个电子吸收,当电子吸收的能量足够大时,能克服金属内部引力做功,离开金属表面成为光电子,形成电流。

硅作为原材料制造的光伏太阳能板是我国运用最为广泛,市场占有量最大。单晶硅、多晶硅是各国主要研究的太阳能电池:

  • 单晶硅电池组件:光电转换效率为15%左右,最高达24%,是目前所有种类的太阳能电池中光电转换效率最高的,坚固耐用,使用寿命最高达25年,但制作成本高。较适用于场地面积受限,对工程发电功率要求较高的项目。
  • 多晶硅电池组件:制作工艺与单晶硅电池相近,光电转换效率为12%左右,制作成本比单晶硅电池低,使用寿命比单晶硅电池短。适合土地资源丰富的工程大面积应用。

转化率对比:

  • 单晶硅:16-18%,实验室最高转化率达25%,光电转化效率高,可靠性高,发电量稍高;
  • 多晶硅:14-16%,实验室最高转化率达20.4%,光电转化效率稍低。

生产工艺:

  • 单晶硅是直拉提升法,多晶硅是注锭方法;
  • 单晶硅电池片:呈正方形、倒圆角形,单晶硅光伏电池一般是黑色(或深蓝色)。
  • 多晶硅电池片:呈正方形,一般是天蓝色。

二、光伏组件特性

光伏组件性能参数

  • 输出电压:光伏电池置于100mW1cm的光源照射下,且光伏电池输出两端开路时所测得的输出电压值。
  • 开路电压Uoc:正负极间为开路状态时的电压。开路电压与入射光辐照度的对数成正比,与环境温度成反比。与电池面积的大小无关。
  • 峰值电压:光伏电池片输出最大功率时的工作电压,也叫最大工作电压或最佳工作电压。组件的峰值电压随电池片串联数量的增减而变化。
  • 短路电流:光伏电池在标准光源的照射下,正负极间为短路状态时,流过光伏电池的电流。
  • 峰值电流:光伏组件输出最大功率时的工作电流,也叫最大工作电流或最佳工作电流。
  • 峰值功率:光伏组件在正常工作或测试条件下的最大输出功率,也就是峰值电流与峰值电压的乘积。最大输出功率Pmax=最大输出工作电压UpmX最大输出工作电流Lpm
    光伏组件的峰值功率条件:辐照度1000Wm2、光谱AM1.5、测试温度25℃。

温度特性:随着太阳电池温度的增加,开路电压减少,在20℃-100℃范围内,大约每升高1摄氏度,每片电池的电压减少2mV,而电流随温度的增加略有上升。太阳电池功率温度系数为-0.35%0C。太阳电池温度每升高1℃,则功率减少0.35%。

光照强度特性:光强与太阳电池组件的光电流成正比,光强由100Wm2-1000Wm2范围内,电流线性增长;对电压影响很小,在温度固定不变的条件下,光强在400Wm2-1000Wm2范围内变化,开路电压基本恒定。

I-V特性曲线:

  • 光伏电池在实际运行中既非恒压源,也非恒流源,而是一种非线性直流电源,输出电流在大部分工作电压范围内相当稳定,当电池达到最大输出后,电流迅速下降。
  • 最大功率点的电压,通常情况下位于开路电压的0.82倍处。

三、光伏逆变器

逆变器在光伏系统中承担电网交互、控制输出功率、判断处理故障等多种功能,是光伏发电系统的“心脏”。

  • 光伏逆变器的作用:
  • 主动运转和停机
  • 最大功率追踪MPPT
  • MPPT为最大功率点跟踪系统,是光伏逆变器的核心技术MPPT是决定光伏电池发电量的关键。
  • 光伏电池发电量的多少受到光强以及外界环节的影响,其输出功率是变化的。
  • 当日照强度和环境温度变化时,光伏组件输出功率呈非线性变化,光伏组件既不是恒压源,也不是恒流源。它的输出电流随着电压升高一开始是一条水平线,到达一定功率时,随着电压升高而降低,当到达组件开路电压时,电流下降到零。
  • MPPT控制通过实时检测环境温度、光照强度等条件下的发电电压,追踪最高电压电流,调节Boost电路的等效电阻,使光伏电池实现最大功率输出,提高充电效率。

四、光伏+储能

根据储能系统所处发、输、配、用不同环节可以分为发电侧储能、配电侧储能和用电侧储能。

  • 发电侧储能主要解决: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的波动性和消纳问题
  • 配电侧储能主要实现:调峰调频功能,发电侧和配电侧储能系统应用通常具有容量大、占地面积大、投资成本高等特点,主要应用于大型集中式地面电站和电网变电站等领域。
  • 用电侧光伏储能可分:户用光伏储能、工商业光伏储能,主要用于提升发电收益、降低用电成本

五、储能PCS

PCS关键技术

  • 功率模式:以设定的有功、无功输出功率值为参考;
  • 调频模式:设定频率,根据频率设定值吸收或发出有功功率,以调节系统频率;
  • 调压模式:设定参考电压;根据电压设定值注入容性或感性无功(低电压穿越、STATCOM)
  • 孤岛模式:脱离大电网,自行组网运行;调频调压,同步并网

PCS技术难点

  • 并网运行模式:动、静态电网支撑
  • 离网运行模式:
  • 非线性负荷下的谐波抑制;
  • 冲击性负荷抑制;
  • 三相不平衡负荷下,微电网电压控制;
  • 变流器交流并联协调控制
  • 并离网运行模式切换:
  • 非计划性并网切向离网的稳定性控制;
  • 离网转并网的同期并网控制:
  • 多储能协调控制:多储能均衡充放电控制;
  • 虚拟同步机(VSG)控制

一、跟网型PCS

  • 跟网型储能系统本质上是电流源,自身无法提供电压与频率的支撑,必须依赖电网的电压和频率来运行。因此,跟网型储能系统无法独立支撑电网系统,只能在电网存在的情况下工作。跟网型储能系统通常用于补充电网的瞬时功率需求,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原理:储能系统作为一个电流源,其工作状态依赖于电网的电压和频率。在跟网模式下,储能系统的变流器会跟随电网的相位信息,通过锁相环(PLL)测量公共连接点(PCC)或并网点相位信息,实现与电网同步。跟网型PCS通常用于补充电网的瞬时功率需求,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构网型PCS

  • 储能变流器离网/孤网应用时,网侧交流母线失去了电网电压和频率的支撑,变流器按照设定的工作频率f=50Hz,采用同步发电机的下垂特性的控制方式,控制功率输出。另外,通过电压、电流双环控制器控制变流器输出电压幅值和相位,获得所需的电压。
  • 采用构网型PCS的情形:弱电网条件下,构网型PCS控制稳定裕度更大;
  • 构网型控制可以脱离大电网独立组网运行;构网型PCS为系统内其它跟网设备提供了稳定的电压基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