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长安为何在东汉三国魏晋时期不是都城,而在隋唐又复兴成为都城?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长安为何在东汉三国魏晋时期不是都城,而在隋唐又复兴成为都城?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601A03WYQ00

长安在历史上曾多次作为都城,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兴衰更迭。从西汉刘邦定都长安,到东汉刘秀改都洛阳,再到隋唐时期再次定都长安,这一系列都城变迁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长安在东汉三国魏晋时期不是都城,而在隋唐又复兴成为都城的历史脉络。

西汉刘邦先定都洛阳,后迁都长安

秦朝统一六国后,定都咸阳。秦国多次迁都,但都在关中地区,且从西向东迁移。汉朝建立后,刘邦起初定都洛阳,后经娄敬和张良劝说,转而定都关中地区的长安。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记载,刘邦询问群臣意见时,群臣多为关东人,主张定都洛阳,因为周朝在此统治数百年,而秦朝定都关中仅两代就灭亡。刘邦犹豫不决,直到张良分析了关中的优势:

  1. 洛阳地域狭小,土地贫瘠,易受四面攻击,非用武之地。
  2. 关中地形优越,北有牧场,南有富饶的巴蜀,东有崤山和函谷关,西有陇山、岷山。
  3. 关中可守可攻,太平时可利用渭河和黄河运输粮食,战时可顺流而下运输物资,是“金城千里、天府之国”。

西汉定都长安后,两百余年一直在此建都。王莽篡位建立新朝,同样定都长安,但改名为常安。

东汉刘秀定都洛阳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选择定都洛阳,主要是因为支持他的两大势力:河北豪强和南阳豪强。刘秀在南阳起兵,与邓晨、李通等豪强势力合作,建立了东汉政权。

云台二十八将中有11人来自南阳,6人来自河北。这些豪强大族在南阳和河北拥有庞大产业,定都洛阳便于他们保存产业。洛阳位于河北与南阳之间,是政治妥协的结果。

曹魏定都洛阳

曹操去世后,曹丕称帝建立魏国,选择定都洛阳而非邺城,原因有三:

  1. 邺城位置偏北,缺乏历史底蕴。
  2. 长安以南有蜀汉威胁,位于边境。
  3. 洛阳位于曹魏统治中心,便于对抗南方政权,且符合中原士族的利益。

西晋定都洛阳

司马炎建立西晋后,继承魏朝政治遗产,定都洛阳。此时长安已不再是边境,但洛阳便于指挥灭吴和统一天下。

五胡十六国时期

这一时期没有政权定都洛阳,因为洛阳位于四战之地,无险可守,而长安和邺城相对安全。

北魏迁都洛阳

北魏孝文帝为推行汉化政策,将都城从平城迁至洛阳,以实现鲜卑人的汉化和政权的华夏化。

隋唐定都长安

隋唐时期重新定都长安,原因有二:

  1. 继承北周政治制度,控制前北齐地区。
  2. 关陇集团的势力基础在关中,定都长安有利于其统治稳定。

隋文帝杨坚和唐高祖李渊都出自关陇集团,李渊更是从太原起兵,最终在长安建立唐朝。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