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坏:星穹铁道》游戏深度拆解分析
《崩坏:星穹铁道》游戏深度拆解分析
《崩坏:星穹铁道》是由米哈游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出品的,银河宇宙冒险题材,3D箱庭回合制日式角色扮演游戏。本文将从核心体验、游戏玩法、系统设计、交互分析和长线运营等多个维度,对这款游戏进行深度拆解。
核心体验
- 角色扮演
在崩铁中,角色扮演体验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 游戏中的主线/支线等任务,是作为角色扮演体验的核心吸引力,将玩家带入剧情中“主角”的身份去消费,具有明确且直接的指引、较多的资源奖励投放,同时部分任务与地图/副本/功能的解锁。
- 场景中的地图探索/互动要素,则是以隐藏任务/特殊对话等形式,投放在箱庭地图中,需要玩家在游玩过程中主动进行交互,填充游玩时间。
- 角色故事/阅读物等文本,更需要玩家在获得对应角色/阅读物后,再主动进行阅读体验,对玩家能动性的需求更高。崩铁中通过大量的文案填充,使得游戏的世界观架构更完善,玩家的体验过程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其得到的信息,更有代入感。
- 策略战斗
崩铁的策略战斗体验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 回合制战斗:玩家和敌人交替行动,以战胜对方为目标的核心玩法内容。
- 角色养成:包括获取/等级提升/技能升级/装备升级在内的一系列角色构筑培养体系。
- Rogue模式:玩家通过随机生成的关卡和要素,累积增益,以战胜关卡首领为目标的循环攻关模式。
- 其他体验
由解密/潜行/模拟经营等旁支玩法所提供的重广度、轻深度的多类型体验,主要设计和实现目的为给玩家带来持久、高新鲜度、低门槛的体验填充。
游戏玩法
箱庭探索
回合制战斗
角色养成
Rogue模式
高难度挑战
旁支玩法
核心循环分析
游戏系统循环
在崩铁中,游戏系统的核心主要由回合制战斗/地图探索/剧情任务三个部分组成。回合制战斗为游戏核心玩法,地图探索填充和调节了玩家的游玩时间和节奏,剧情任务则提供了游戏的核心驱动力。同时崩铁以目前手游市场常见的体力-等级体系控制游玩内容的释出,使得玩家在进入终局阶段前有适当的内容消耗频率和游玩节奏峰谷。玩家游玩的主要产出则是游戏的二级货币/抽卡道具和角色的养成材料,通过消耗这些产出以获得新的角色和已有角色的强度提升。这些新的角色和更高的练度又会反哺玩家的游玩过程,使得他们可以攻关更高难度的关卡,获取更多的资源。这套框架实际上是经过成熟的市场验证的常用循环,崩铁在核心系统的构建上采取保守且低游玩压力的设计思路,使得更多的泛用户可以更好地体验游戏,而其核心竞争力则在于剧情和文本带来的优质体验以及角色塑造(和整体游戏美术水平)上的高投入。探索循环
崩铁的地图探索作为玩家游玩过程的主要载体,其本身的可玩性较弱,主要依靠填充在其中的各种解密玩法和互动要素。得益于太空题材和美术质量,崩铁的地图在下具有足够独特和差异化观感,整体美术表现相当优异。同时由于世界观设定的灵活性,使得游戏的玩法开发和文案撰写有更加灵活和宽广的发挥空间,玩家更不容易出戏。崩铁在不同的地图开发投放了种类和玩法繁多的解密,使得玩家可以有充足的兴趣点去消费。同时游戏中也埋藏了大量优质的文本和隐藏要素供玩家探索,得益于题材优势,文本的风格和类型也做出了充足的差异化。多种部分相互协同使得玩家在箱庭地图中进行探索时,并不容易感到乏味,很好地支撑起了玩家的游玩动力。战斗循环
在进行一场战斗前,玩家需要对目前所持有的角色进行编队构筑,组成至多4个角色的队伍,在此阶段,玩家可以提前模拟角色间的互相联动,队伍策略的大致走向,战斗内资源(血量/战技点/能量等)的分配,构建出合理的阵容搭配。崩铁大部分的局内战斗的特点可以总结为“高既定性”,即玩家在进行一场战斗前的准备阶段,基本决定了本场战斗的走向,而形成此特点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信息透明度和敌我交互性,其核心目标则是降低玩家的常规策略压力。信息透明度,即是包括【关卡机制;敌人类型/等级/弱点/技能;行动顺序】在内的绝大多数的战斗对局信息的公示,玩家在战斗中既不需要探查敌人的弱点,还可以查看敌人所有可能进行的行动,让玩家在初见怪物时就可以掌握其行动逻辑和攻破方案。同时崩铁中敌方的行动逻辑和其本身的种类高度绑定和固化,玩家在游玩过程中很容易对不同敌人构建出惯用的击破手段,敌我交互方式本质类似石头剪刀布,只需在战前获取到敌方会出现的类型后选择持有对应破解能力的角色编入队伍。在此之上,韧性机制的基础设定也强化了这一点,崩铁中韧性条的击破收益在大多数游玩场景中,相较常规回合制游戏中的破防概念收益较低,仅能带来【技能打断/抗性降低/行动延后】以及不同属性击破带来的额外效果,实际游玩中也更多作为“高威胁对象的额外限制手段”,并不强求玩家一定要在某时某刻对敌人造成韧性击破。另一方面,相对保守的底层系统带来的,则是后续持续运营中,新增角色和敌人的机制设计空间。在崩铁近一年的运营时间里,陆续推出了包括增幅(一次耗多点),变身(满足条件),双大招(不同情况下使用)等多种角色机制,敌人的种类和形式也逐渐丰满,这使得即使核心战斗系统深度有限,玩家仍旧能从大量的角色和敌人的不同组合和策略中获得游玩乐趣。养成循环
角色养成方面,基本遵循目前市面常见的体力产出资源,资源提升角色练度,同时提升账号等级,以开放更高的角色等级上限和更高收益的副本的循环模式,整体设计同样较为保守。在刷取产出效率最高的副本的情况下,将一个最高稀有度角色的所有个人养成内容提升至满级,大致需要约等于6380点开拓力产出的养成资源,而崩铁的开拓力产出速率为6分钟1点,简单计算可得大致需要26.5天的自然时间。考虑到游戏中存在适当的养成资源投放,一个角色的练度完成时间大致和游戏内卡池更新时间21天对齐。当然大部分玩家并不会将所有角色收集并拉满练度,在练度基本达标后,游戏提供了遗器系统作为终局目标,这套系统延长玩家养成周期、提高用户粘性、制造边际效益明显的养成期望的效果显著。
系统拆解
- UI拆解
- 箱庭地图拆解
- 战斗系统拆解
交互分析
- 部分玩家行为交互链分析
- 角色主导型:
- 战斗主导型:
- 玩法主导型:
长线运营分析
- 游戏运营浅析
崩坏:星穹铁道开服已将近一年时间,在这一年里,游戏经历了7次版本更新,共推出4个主题的地图,上线新角色21位,其中5星(最高稀有度)角色14位。以每个版本2位5星的频率稳定上新。以下数据仅作运营分析参考:(数据来源:七麦数据;巨量算数)
以上数据可以提取出几个关键点,崩铁在近一年的运营时间内,营收涨落基本规律,保持在版本更新后和后半角色池更新的节点上涨,并之后随时间正常回落,整体稳定保持在appstore畅销榜前列。另一方面,游戏在抖音平台的热度自开服之后迅速下滑,即使是2.0大版本更新,新地图和新主线剧情的上线,也没有达到开服热度的三分之一。可以推测崩铁的运营思路主要倾向于稳固用户基本盘,并不以增量为目标,游戏大版本内的更新力度也相对稳定且缓慢,主要以版本活动/剧情补充/玩法扩展为主,同时积极进行优化,提高用户对项目组的信赖度。其商业成绩也验证了崩铁保存量的运营策略使其营收稳定性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