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谱!韩网显示“囍”是韩国创造的国字,还用在葬礼上
离谱!韩网显示“囍”是韩国创造的国字,还用在葬礼上
近日,有网友发现韩国将中国汉字“囍”据为己有,并将其用于葬礼,引发热议。这一事件不仅反映了韩国在文化认同方面的争议性行为,也引发了人们对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思考。
不得不说,韩国的操作真的很迷惑。去韩网上搜索,韩国人竟然把中国的汉字“囍”说成是他们国家制造的,甚至还将这个“囍”字称为韩国制造的汉字。
这真的让很多中国网友哭笑不得,韩国真是谜之操作,“囍”字怎么就是他们的了呢?
更让人无语的是,韩国人竟然将“囍”这个汉字用在葬礼上。很多网友在网络上评论道,连抄都抄不明白,文化自卑哪是靠偷就能填满的呢?
他国文化的搬用?
提起韩国的据他国文化为己有的迷惑行为要从2008年说起。当时在闹得沸沸扬扬的谣言就是“韩国的端午节申遗成功”。一时间网络上,大街上所有中国人都炸开了锅。
什么时候端午节成了韩国的?又是什么时候韩国申遗的竟然还成功了?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传承了近千年,这样的文化底蕴众所众知。
端午节人们来纪念屈原的日子,在这一天我们吃粽子、划龙舟是我们祖宗留下来的文化,竟然被韩国申遗了。
根据2023年8月湖南卫视官方账号的消息,韩国的“江陵端午祭”跟我们的习俗并不相同。这个倒是说不上抢,因为意义完全不一样。
令人气愤的是,韩国人竟然要把我们的中医文化申遗,硬说是他们韩国的,还要把中医改名叫做“东医”。然而,韩国所谓的“东医”理论到底是从哪来的呢?
没错,是从中国偷来的,韩国的《东医宝鉴》被很多韩国人奉为医学宝典,认为里面蕴藏着巨大的医学宝藏,但是他们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韩国的《东医宝鉴》里面的内容大部分是从中国医书上抄的,甚至是完全的照搬,可以说完全没有他们自己的总结。
这让很多不知道其中内情的人以为这本《东医宝鉴》有多了不起,所以想着要赶快申遗。
殊不知,其实申遗的都是我们中国本土的中医文化。表面上申遗是文化自信的象征,殊不知是彻头彻尾的文化自卑。
觊觎汉字已久
除了上述讲到的,韩国对我国的汉字也是虎视眈眈。就从汉字“囍”说起,两个喜字组在一起表示为双喜的意思,是非常吉利的一个汉字。往往在举行婚礼的时候会剪出“囍”字贴在墙上,表示成双成对的寓意。
“囍”这个字首次出现在宋代,因为王安石在一对夫妻的婚礼上醉酒,再加上自己金榜题名,为了表示双喜临门就挥笔写出了“囍”字,自那之后,“囍”字就流传了下来。
然而,韩国人并不知道这个典故,在他们的眼里大概就是觉得“囍”这个字看起来顺眼就自己拿去用了?可是用别人的汉字之前为什么不查一下典故和用途呢?
好好的一个表示喜气吉利的汉字他们偏偏要用在葬礼上,让人看了之后真的哭笑不得。
韩国人认知中的汉字
偷了别人的汉字后拒不承认,还给出了冠冕堂皇的理由。很多韩国人说“囍”这个字是他们不出名的祖先造出来的。难道他们的祖先叫王安石吗?
除了“囍”字的使用,韩国人还热衷于我们中国的贴春联,但是他们贴的春联不同于中国的红纸黑字,韩国的春联是白纸黑字,还美其名曰象征着纯洁。
这让笔者想到了东施效颦。东施看见西施每次的一颦一笑都会被别人喜爱,然而自己也每天学着西施的样子笑,可是到最后,不仅没有或得更多人的喜爱,反而都不会笑了。
用东施来比喻韩国再合适不过了,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应该更潜心于了解挖掘自己国家的文化。而不是把心思放在别国的传统上,这样到最后也是模仿的“三不像”。
网络上很多人认为,近年来韩国总把大量的中国文化拿来申遗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文化被动摇之后很有可能会波及我国的根本。
结语
无论如何,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和传统应该由我们自己来守护,不需要其他人为之申遗,想要偷取也是绝无可能。还是要规劝韩国,文化自卑是靠偷别人的文化是填不满的。
与其耗尽心思也研究不明白别人的文化最后贻笑大方,不如把自己国家的历史好好学一学,从古至今一一梳理,真正探索出属于自己的文化瑰宝。只有自己的东西拿得出手才不会被别人耻笑,在申遗的时候才能够挺直腰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