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舌尖上的‘镇江非遗’之旅”
“探寻舌尖上的‘镇江非遗’之旅”
2025年“非遗贺新春——古城过大年”主会场活动在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桃花坞唐寅故居文化园启动。活动现场,发布了2024年全国非遗特色旅游线路,由江苏省镇江市文广旅局报送的非遗特色旅游线路“探寻舌尖上的‘镇江非遗’之旅”成功入选,这也是全省唯一入选的线路。
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
太平民俗民艺馆
中国醋文化博物馆
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
肴肉
扬中河豚
锅盖面
东乡云飏汤
圌山
据了解,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委托中国旅游报社于2024年11月开展了“2024全国非遗特色旅游线路”征集宣传活动,截至12月征集结束,活动共收到全国各地报送的非遗特色旅游线路197条。经各地推选、专家评议,全国共有31条主题明确、体验感好、代表性强、兼具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非遗特色旅游线路入选。
将非遗美食和沿江特色美景串起来
市文广旅局四级调研员李良武介绍了“探寻舌尖上的‘镇江非遗’之旅”的线路。第一天: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太平民俗民艺馆→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漫步古街区;第二天:镇江锅盖面品鉴馆→江苏源春食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醋文化博物馆→镇江经开区圌山生态酒店;第三天:圌山观日出→东乡云飏汤传习馆→扬中长江渔文化园→扬中河豚食俗非遗工坊。
“这条线路有着非常明显的镇江非遗特色。”李良武说,它串起了镇江最具特色的非遗美食和沿江的特色美景,游客可以品尝“镇江三怪”(镇江锅盖面、镇江肴肉、镇江恒顺香醋),早茶老三样(镇江蟹黄汤包、干拌面、东乡云飏汤)以及扬中河豚等;品味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醋文化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圌山风景区、长江渔文化园等特色美景;在旅途中领略大江风貌的雄浑壮阔,体会镇江吴风楚韵、“北风南味”的深厚文化底蕴。
线路中所涉及的非遗旅游体验项目有:泥塑(太平泥叫叫)、镇江锅盖面制作技艺、镇江肴肉制作技艺、镇江恒顺香醋酿制技艺、东乡云飏汤制作技艺、扬中河豚食俗。
助力非遗传承和保护
市文广旅局副局长龚莉莉说,此条线路将镇江特色非遗美食和特色旅游资源有机结合,形式上注重休闲性漫游和沉浸式体验,让游客在旅途中慢下来,在品尝美食的过程中,了解特色美食加工的非遗技艺,增强游客体验感,激发游客的消费热情,让游客深度体验镇江的文化底蕴和无穷魅力。
这条线路涉及了多个镇江非遗项目,有效地提高这些非遗项目的热度和知名度,让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成为名人,收入得到增加,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队伍进一步壮大,源春肴肉、恒顺酱醋都已产业化发展,解锁了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效地助力非遗传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对非遗特色产品赞不绝口,消费热情提高,主动购买镇江的非遗产品带回家,有效地提高了旅行社的二次销售,旅游景区、导游的收入也有所增加,旅游景区(西津渡)商铺租金合理上涨,供不应求。该线路的推广,有效地助力了镇江的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扩大了镇江非遗的影响力,提高了镇江旅游的知名度。
推进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当天苏州的活动主会场,我市太平泥叫叫、小磨麻油制作技艺、丹阳九狮舞等3个非遗项目还进行了展销展演。活动现场还发布了江苏“非遗好物”,我市恒顺香醋、陆鸣斋梨膏糖、丹阳剪纸对联、张埝盐水鹅、陵口萝卜干、水晶肴蹄、太平泥叫叫《鱼化龙》、乱针绣《金山》、华秀镇江味道八连盒大礼盒(红色)、汉韵老红木专业二胡、陵口肴肉、菊清烤饼、贤桥牛肉等非遗产品光荣入选。
龚莉莉说,近年来,非遗体验成为镇江旅游休闲体验中的新亮点,镇江持续开展“非遗进乡村”“非遗进学校”“非遗进社区”等活动,推进非遗工坊、非遗空间建设,推动非遗融入景区、融入旅游线路,加强宣传力度,激发了非遗的生机和活力,提升了非遗的价值,扩大了镇江非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许多游客周末纷纷自驾来镇江品尝镇江锅盖面、河豚等特色美食,欣赏西津渡的特色非遗戏剧表演……
下一步,市文广旅局将继续探索拓展“非遗+”融合路径,推进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将非遗深度融入景区、社区、节庆活动,打造更多的非遗特色旅游线路,用非遗线路串联非遗展示馆、传习基地、各类展演空间以及众多非遗美食和特色非遗文创商店,带着游客走进历史的深处、文化的深处、非遗的深处,为游客带来别开生面的非遗主题旅游体验,促进非遗资源利用,不断提升非遗的综合效益,让镇江文旅迸发出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