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四好农村路”织“路”成网画新卷
淄博:“四好农村路”织“路”成网画新卷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在中国农村地区得到了生动诠释。近年来,淄博市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不仅改善了农村交通条件,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
沂源县燕崖镇白计路
在沂源县燕崖镇计宝峪村,全长9.8公里的白计路串联起农产品产业基地和景区,为沿途村民带来了增收致富的美好憧憬。得益于白计路旅游道路的改造提升,这个昔日偏远的小山村如今已蝶变为“山东省景区化村庄”。
在桓台县,以齐韵水乡为主题的39.6公里桓湖线将红莲湖、乌河湿地公园、少海公园、马踏湖湿地公园、王渔洋故里景区等独具北方湖区特色的旅游景点串联。
在博山区,一条崭新的风景廊道为这片古老的土地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活力,31公里长的齐长城风景廊道串联起8个国家级古村落和10个省级古村落,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便捷的交通,也成为一条旅游观光的绝佳线路。
博山区齐长城风景廊道
近年来,淄博市坚持高点谋划快速推进,强化要素保障,深入推动“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一组数据直观反映了淄博市“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效:“十四五”以来,全市完成农村公路新改建819公里。截至2023年底,全市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0302公里,公路路网密度为195.1公里/每百平方公里,高于全省187.2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全市行政村通硬化路率、通客车率、农村公路列养率均达到100%,彻底消除制约淄博市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淄博市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坚实保障。
淄博市和沂源县分别获评“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示范县,桓台县、临淄区先后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荣誉称号。
“路畅通了,我们推进乡村振兴的底气和信心更足了!”作为博山区黄连峪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80后”李嘎对此深有感触,以前,山路不好走,村里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走不出大山。而现在,小米、香椿芽、花椒芽成了抢手货,15分钟就能运输到博山城区。
为推动农村公路“修得好”“走得畅”。淄博市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带动农民致富、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通过开展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行动,在建设规模、养护管理水平以及运营能力上发力,特别是加快山区农村公路改造提升力度,优化路线指标,提升群众出行舒适度。今年,全市计划新改建农村公路265公里。到5月底,已开工158公里,完工106公里。
据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淄博市将加快建设进度,持续推动农村路网不断延伸,加大对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力度,全面提升农村公路养护水平,确保通行安全。通过提升农村公路运营水平,牢固树立修路就是“为民服务”和“沿线综合开发”理念,大力推进“农村公路+”模式,发展路衍经济,加快完善农村物流服务,实现“因路而兴”“因路而富”“因路而美”的美好愿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