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和抑菌效果评价方法 WS/T 650-2019
抗菌和抑菌效果评价方法 WS/T 650-2019
WS/T 650-2019《抗菌和抑菌效果评价方法》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一项卫生行业标准,旨在规范具有抗菌和/或抑菌功能产品的抗菌、抑菌效果的鉴定,确保产品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一、标准内容
1. 术语和定义
- 抗菌(antibacterial):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杀灭或妨碍细菌生长繁殖,可减少其数量以及活性的过程。
- 抑菌(bacteriostasis):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抑制或妨碍细菌生长繁殖及其活性的过程。
- 持续抗菌作用(sustained antibacterial action):具有抗菌作用的消毒产品涂于物体表面,持续7天以上仍具有杀灭或妨碍细菌生长繁殖作用。
- 中和剂(neutralizer):在杀灭微生物试验中,用以消除试验微生物与消毒剂的混悬液中,以及微生物表面上残留的消毒剂,使其失去对微生物抑制和杀灭作用的试剂。
2. 评价方法的选择原则
抗菌试验与抑菌试验的区别:抗菌试验测定抗菌产品对细菌和真菌的抗菌作用,试验过程中需要用中和剂终止杀菌作用;抑菌试验测定抑菌产品对细菌和真菌的抑菌作用,试验过程中不需要使用中和剂终止抑菌作用。
根据产品性能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抑菌类产品:选择抑菌效果评价方法。
液体抑菌产品:选择悬液定量抑菌试验。
膏体或半固体凝胶类、黏稠状抑菌产品:选择载体浸泡定量抑菌试验。
湿巾类或其他自身含有抑菌成分的产品:选择载体抑菌试验。
肥皂类固体抑菌产品:选择抑菌环试验。
含有可溶性抑菌成分的纺织品:选择浸渍抑菌试验。
含有持续抑菌作用的抑菌洗液:选择滞留抑菌试验。
抗菌类产品:选择抗菌效果评价方法。
液体抗菌产品:选择悬液定量杀菌试验。
凝胶状或膏状抗菌产品:选择载体浸泡定量杀菌试验。
湿巾类或其他自身含有抗菌成分的产品:选择载体杀菌试验。
含有可溶性抗菌成分的纺织品:选择浸渍抗菌试验。
含有不可溶抗菌成分的纺织品、无纺布、纤维等:采用烧瓶振荡试验。
含有不可溶抗菌成分的瓷砖、塑料、金属、涂料等:采用贴膜试验。
对于涂于表面,干燥后具有持续抗菌作用的产品:进行持续抗菌试验。
3. 评价方法
抑菌效果
悬液定量抑菌试验:适用于液体抑菌制剂如卫生洗液、抑菌喷雾剂等对微生物抑菌效果的测定。
载体浸泡定量抑菌试验:适用于膏体或半固体凝胶类、黏稠状抑菌产品对微生物抑菌效果的测定。
抑菌率计算:抑菌率(X)的计算公式为X=(A0-A1)/A0×100%。其中,A0为阳性对照组回收菌量,A1为试验组回收菌量。
结果判定:抑菌率≥50%时,判定产品具有抑菌作用;抑菌率≥90%时,判定产品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二、参考标准
在进行抗菌和抑菌效果评价时,除了WS/T 650-2019标准外,还可能参考以下标准:
- GB 15979: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 FZ/T 73023:抗菌针织品
- 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卫生部(卫法监发〔2002〕282号)
- GB 38456-2020:抗菌和抑菌洗剂卫生要求
- GB/T 39101-2020:多肽抗菌性测定
- QB/T 2738-2023:日化产品抗菌抑菌效果的评价方法
- WS/T 686-2020:消毒剂与抗抑菌剂中抗病毒药物检测方法与评价要求
WS/T 650-2019《抗菌和抑菌效果评价方法》为具有抗菌和/或抑菌功能产品的评价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通过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准确的抑菌率计算和严格的结果判定,可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抗菌/抑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