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在深情与忘情的边界上,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在深情与忘情的边界上,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

引用
1
来源
1.
https://k.sina.cn/article_7802213992_1d10c5668001011fk4.html?from=news

"下等人薄情,终食恶果。中等人深情,必有回音。上等人忘情,淡然自若。"莫言的这段话让我们开始思考生而为人该如何处理情感。这句话像一面镜子,透射出我们内心的渴望、困惑与选择。我们不断追寻的是如何做到不负自己,也不负他人,在这个情感复杂的世界中成为真正的上等人。

每一次漠然或饱满,每一段情感的投入与收获,都在诠释我们对生活的态度。现实中,我们被欲望和情感主宰,被自我与社交平衡裁定着行事的标准。那么,成为如莫言所言的上等人,我们该如何行走在情感与理智的绳索上?

深情的美好与徒劳

李未这位做事认真的毕业生,踏入社会以来,他对朋友、爱人、同事,都毫无保留地展现着自己的深情。他总会想朋友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他力荐一位才华横溢的朋友给公司,却不料朋友因此被挖走,而不再与他联络。李未一开始心如刀绞,朋友的“背叛”对他来说简直无法忍受。

他的深情,无非是希望能够换来同样的关注与爱护。然而现实不曾给他面子。爱的邀约,有时精彩无比,有时却只是独角戏。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不过是瞬息之间的感慨。李未以梦为马,却数次坠入梦魇。尽管他心中无怨,但内心深处的不快,还是让他反思,深情真的是一种问题吗?

忘情的力量与孤独

然则,有如李未这般深情不悔之人,也有完全不同的旁观者。赵敏便是这样的一个修行者。他从不轻易展开感情的世界,像一只自我筑壳的蜗牛,小心翼翼。这一铠甲自小便伴随他成长,任凭风吹雨打,他依旧步履坚定。

赵敏坦言,与其令自己伤心,还不如先放下不必要的牵挂。他的冷静近乎冷漠,却让他在职场上如鱼得水。他如沙漠中的仙人掌,自给自足。可当他遇到挚爱时,却忽然意识到,如此的忘情,却使自己的内心如沙漠般干涸。他虽渴望温暖,却无以言说。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赵敏心中虽明亮透彻,却总感到缺失了些什么。在孤独与独立之间踱步,他不得不开始寻求另一种平衡。

人性中的薄情与因果

我们更需理解的是,在这深情与忘情之间,还有一种称为薄情的存在。薄情不意味着冷漠无情,而是在这个充满变化的世界中,自私地选择太阳最灿烂的一面。例如林华,他活得潇洒,爱情观念如商业投资。他随心所欲,却时常改变方向,在很多人看来,爱对他而言,不过是一场场取决于利润的博弈。

林华相信,这个世界里,情感的付出最终都会打水漂,与其让自己饱经生活的考验,何不让别人对自己一见倾心?或许有一天,林华得知,一段断弦的情感中,往往也带着悠长的回音。不过是他选择了不去倾听而已。"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他依旧追逐着短暂的美好,错过了那些悠长却持久的情愫。

从容不迫地成为更好的人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到底该如莫言所言,成为一名上等人呢?每个人的生活,因态度而各异,我们在做深情者时,应给予这份心意更多的理智与界限,而不是让自己无休止地为一段故事悲催。我们在效仿忘情者时,应谨守内心的柔软与温情,而不是让自己无处可退。

中庸之道,我们倡导的是平衡。无须因得失而躁,无须因沉沦而痛。不逐浪尖,也不趋附游离。那种在废墟中拾起的宁静,才是心灵最隆重的安放。"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一场与自我的对话,莫言的话不是归宿,只是探索的引子。

成为自己的上等人

在现实的种种境遇中,你是否曾想成为一个真正遵循本心的人?不去计较短暂的利益得失,不去追逐外界的掌声与认可。或许你可以试着时而深情,对身边的一切珍而重之;时而忘情,放下过往带来的羁绊与桎梏;时而柔情,用心去爱那些值得的人与事。

莎士比亚曾说过:“一切过往,皆为序章。”或许成为上等人并不是一个结果,而是我们追寻每个当下的最佳路径。我们在情感的轨迹中明白,或许真正的上等人,不是我们如何看待别人,而是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

以上种种,仅以对个人荣辱、感情深浅、心灵追寻的探讨,愿与读者共勉。未来,愿你我都能在情感的长河中,找到自己宁静而致远的位置,成为心中自信而独立的上等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