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鱼丸的配方及加工工艺
6种鱼丸的配方及加工工艺
鱼丸是中国传统美食中非常受欢迎的一种食品,尤其在南方地区,鱼丸常常出现在各种宴席和日常餐桌上。鱼丸的制作工艺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制成口感Q弹、味道鲜美的成品。本文将详细介绍6种不同类型的鱼丸的配方及加工工艺,包括速冻调理香菇木耳鱼丸、香菇保健鱼丸、甘薯鱼丸、内酯豆腐鱼丸、紫薯墨鱼丸和山药鱼丸。
1. 速冻调理香菇木耳鱼丸的工艺
一、工艺流程
原料预处理→采肉→漂洗→沥干→擂溃→成型→加热煮制→冷却→包装→保藏
二、配方
鱼糜82%,香菇2%,木耳2.5%,淀粉9%,食盐2.2%,味精0.4%,姜汁0.2%,白砂糖1.3%,香辛料0.5%,香油0.3%;
三、操作要点
香菇的选择与处理
用20℃~35℃的温水,香菇与水按照1:5的比例,浸泡0.5h,使其吸水变软,使鸟苷酸分解,等菇盖全部软化,就立即捞起滤干。木耳的选择与处理
将木耳用凉水按照1:13比例浸泡3~4h。新鲜白鲢鱼原料的预处理
要用新鲜白鲢鱼,鱼体完整,骨肉紧密连接,肌肉富有弹性,符合淡水鱼的卫生标准,将鱼去头去尾,去鳞去内脏后,沿其脊柱骨纵向剖成两半,洗净。采肉
将半片鱼切面朝上,送入鱼肉采肉机进行采肉(采肉机筛孔直径5mm),收集出口处的鱼肉,并扔掉分离出来的鱼皮、鱼刺和鱼骨。采肉2次,将鱼肉混合均匀,采肉得率在55%。漂洗
将鱼肉放在不锈钢漂洗槽,加入4倍量的水量漂洗3~4min,漂洗3次沥干
将鱼肉放在不锈钢的盆中,放置0.5h,让其沥干多余水分。擂溃
在擂溃机中进行,分为空擂、盐擂和配料擂溃三个阶段。第一步将鱼混入擂溃机中擂溃2min,鱼肉组织进一步破坏。其次,在空擂后的鱼肉中加入食盐,继续擂溃4min,此时,鱼肉逐步变得黏稠,在盐溶性中蛋白质逐渐溶解。最后,加入糖、调味、淀粉和其他辅料进行配料擂溃8min。成型
经配料,擂溃后的鱼糜具有很高的黏性和塑成型,放入成型机中,加工成12g,直径1.5cm的鱼丸,再90℃,加热15min。成型后冷却增强弹性鱼糜保水性。煮制
将成型后的鱼丸纳入水中煮制以到达定型的目的。速冻、包装、保藏
煮制后置于-18℃冻库冷冻后放在密封袋中,并冷冻保藏。
2. 香菇保健鱼丸的加工工艺
一、配方
冷冻鱼糜100kg(通威(成都)水产食品有限公司‚AA级。凝胶强度:300~400‚白度48~50‚水分含量78%±1%。)、冰水38kg、盐2.2kg、糖1.5kg、味精1.6kg、胡椒粉0.1kg、姜汁0.4kg、磷酸盐0.2kg、安琪酵母粉0.5kg、香油0.3kg。
二、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绞肉→斩拌(空斩、盐斩、混合斩拌)→成型→水煮→冷却。
绞肉
将缓化后的鱼糜放入绞肉机中进行绞制‚使鱼糜的粒径为0∙1~0∙cm大小。斩拌
将绞制好的鱼糜转移至真空斩拌机中进行斩拌‚先空斩4min后(斩拌速度为1200r/min)‚加入食用盐后按照设定的斩拌时间(斩拌速度为2000r/min)进行斩拌‚后加入鲜香菇(添加量为9%)、调味料、淀粉(添加量为10%)、猪肥(添加量为5%)肉、冰水进行斩拌18min(斩拌速度为1600r/min)。成型
将斩拌好的物料转移至丸子成型机中进行成型。水煮
将成型后的鱼丸转移至热水槽中进行加热‚热水槽的水温控制在90~95℃。冷却。鱼丸通过冷风系统进行冷却。
3. 甘薯鱼丸加工工艺
一、配方
金线鱼鱼糜100g、甘薯全粉10g、马铃薯变性淀粉10g、大豆分离蛋12g、碎冰100g、猪肥膘40g、盐2.2g、蛋清粉3g、调味粉1.5g、香油2g、复合磷酸盐0.5g。
二、工艺流程
原料处理→高速擂溃→加盐擂溃→加肥肉擂溃至均匀→加淀粉、甘薯粉、碎冰斩拌10min→加大豆分离蛋白、蛋清液→加综合调味料→成型→熟化→冷冻→包装→封口→冻藏。
三、操作要点
甘薯全粉的制备
甘薯洗净,去皮,切丁,干燥,然后将干燥后的甘薯,磨粉过80目筛,备用。原料鱼的处理
预处理:将原料鱼去头去内脏,洗净,尤其注意冷冻鱼,一旦解冻,极易腐败变质,因此原料鱼的处理必须及时迅速。采肉
使用滚筒式采肉机,采肉两次,采肉得率在35%左右。漂洗
放入不锈钢漂洗槽,漂洗温度10℃,用鱼肉质量4倍的水量漂洗4min,漂洗3次。擂溃
需适当加冰或间歇擂溃,不使鱼肉温度过高,发生劣化凝胶。,空擂2min,盐擂4min,调味擂8min。
4. 内酯豆腐鱼丸加工工艺
一、配方
二、工艺流程
内酯豆腐切成一定规格的豆腐丁,冰箱保存待用。原料鱼的选择→采肉→擂溃→漂洗→添加内酯豆腐丁,搅拌→成型挤压→煮熟→汆鱼丸→感官评定→质构评价
5. 紫薯墨鱼丸制作工艺
一、配方
墨鱼丸450克,紫薯50克,生粉35克,盐8克,清水20克,冰块50克。
二、工艺流程
墨鱼初加工→漂洗→制备鱼糜(混合紫薯泥及其他原料)→成型→熟制→成品
三、操作要点
紫薯泥制备: 将沂蒙高山紫薯手工去皮,用清水清洗干净后,入沸水锅煮15分钟,制成熟,沥水冷却30分钟,用破壁机打碎即得紫薯泥。
墨鱼处理: 将洗净的墨鱼肉置于浓度为3%~5%的盐水中漂洗10min,水温≤10℃,后将墨鱼肉置于离心机中,在转速5000r/min下离心2min,去除部分水分。
制作鱼糜: 将离心、去除部分水分的墨鱼净肉切成长宽为5cm×1cm的条状,用绞肉机搅打3遍,成茸状,再将墨鱼茸、精盐与冰块放入擂溃机内擂溃10min,继续加入鲜紫薯泥擂溃5min,再加入生粉擂溃5min成紫薯墨鱼泥。
鱼丸: 将紫薯墨鱼泥挤成直径1cm球状。成熟工艺: 将直径1cm球状紫薯墨鱼泥,下恒温水浴锅中保持80℃加热120秒,停止加热后浸120秒,成熟备用。
包装及保藏: 冷却至室温后放入真空包装袋密封包装。
6. 山药鱼丸工艺配方
一、配方
100g鱼肉糜,3g鸡蛋清,2g马铃薯淀粉,15%山药、4%猪肥膘、7%品质改良剂(由盐、蔗糖、山梨醇、卡拉胶、复合磷酸盐组成)、0.5%调味料(由鱼味膏、鲜味素、香辛料组成)
二、工艺流程
- 山药泥制备 → 清洗→去头、去鳞、去内脏→采肉→脱腥→漂洗(3次)→沥干→冷却至0~4℃→绞碎(10℃以下)→精滤→10℃静置30min→擂溃(空擂5min、盐擂10min、调味擂10~15min)→制丸→低温凝胶化(40℃、50min) →高温凝胶化(90℃、30min)→冷却→包装→速冻→冷藏。
三、操作要点
山药泥的制备
挑选无虫蛀、霉烂,符合质量要求的淮山药,用自来水清洗,采用不锈钢刀人工去皮后立即用0.1%食盐水进行护色,加工前煮沸20~30min,冷却至60℃以下打浆制泥,过40目筛。鱼肉漂洗
挑选新鲜淡水鱼采肉,按鱼与水质量比1∶(3~4)漂洗鱼肉,漂洗2~3次(根据鱼肉的新鲜度决定),每次漂洗时缓慢搅动,静置5min,倒出污水;漂洗的目的是去除影响产品质量的水溶性蛋白、血污、酶等;最后一道漂洗添加0.2%的食盐以利于沥干。沥干、绞碎、精滤
漂洗后的鱼肉采用机器脱水,工艺参数为:2000~8000r/min,10℃条件下20min,水分控制在80%~82%;脱水后在低于10℃条件下用绞碎机绞5~10min成糜,绞肉过程中可添加碎冰块降温;为去除碎骨、鱼皮、细鳞等影响产品质量的杂质,选用网孔直径0.8~1.8mm精滤机进行过滤。擂溃
擂溃分3步进行,第1步是空擂,不添加任何配料的纯鱼糜擂溃5min;第2步是盐擂,添加食盐擂溃10min;第3步是调味擂,将山药、蔗糖、山梨醇、卡拉胶、复合磷酸盐、鱼味膏、鲜味素、香辛料、马铃薯淀粉、山药泥、猪肥膘添加到鱼肉中擂溃10~15min。凝胶化
成型后的鱼丸先40℃热水中保持30~50min,然后快速升温至90℃保持30min,最后快速冷却至室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