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做家务的3个实用贴士:专家建议从小培养责任感
让孩子做家务的3个实用贴士:专家建议从小培养责任感
工人姐姐当道的年代,很多香港家长都不会要求孩子帮忙做家务,然而孩子做家务的意義重大。美国密西西比大学家庭教育系教授Marty Rossmann曾分享:「从小让孩子参与家务可以對他們成长後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通过参与家务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胜任感、自我能力肯定和自尊,是伴随他们一生的正能量。」就让孩子学习有规律地做家务吧!
由小童好奇心开始
三岁的孩子对身边事物十分好奇,这是给他们开始学习做家务的好时机,好奇心会令他们努力而且专心地模仿,更可以善用孩子有興趣的事情来啟动他们做不同的家務。孩子见大人常常入厨房,对厨房的任務充满好奇,三至五岁的孩子可以帮忙摘菜叶和洗菜,既可以让他们满足“玩水”,亦可以從摘菜中训练手仔小肌肉发展,同时这份参与感亦可以令向來抗拒吃菜的孩子,因“参与”蔬菜菜式而愿意尝试,一举三得。
(图片來源:PhotoAC)
从放手训练耐性与自尊
到六岁以上的孩子,不妨让他们独立处理合适的家务,例如吸尘和折衣服并分类放入抽屉,先跟他们详细讲解一次,然后让孩子自己去处理,例如每天吃晚饭后,可以折洗干净的衣服并放回衣柜内,最初要求他们折自己的衣服,然后帮兄弟姐妹折衫。独立工作可以提升他们的应变能力及自我肯定,例如有些衣服未干透就收了,可以教他们分辨,同时他们明白自己折衫的付出,那每天找衣服穿时也不会把衣柜弄得乱七八糟,是训练规矩的好机会。
(图片來源:PhotoAC)
长远训练自律性double up
曾有家长跟我说:“我的孩子连自己都打理唔好,哪有可能帮忙做家务!”当孩子的鞋带家长也弯身给他们绑,孩子自然什么都不懂,亦不想努力;有家长曾跟我说:“黏贴鞋带是伟大发明,我和孩子都不用再绑鞋带了。”很多时候都是小事大意义,让孩子学会自己绑鞋带、穿衣服、执随身袋子,很多人认为这是自理能力,其实亦是自律和自信的培养,他们不会做不到,只有心急的家长不愿给时间让孩子自己做,认为快手快脚为他们整理好便可以出门口,忘记了完成自理行为给孩子带来的满足感是何等重要,亦是为做家务的行动打开第一步。别小觑孩子的能力,今天开始培养他们做家务,三个月后可能你会有另一番体会。
(图片來源:PhotoAC)
让孩子做家务的3个小贴士:
- 开始时由简单任务做起,完成后要嘉许,提升自信心;
- 对于初小的孩子,最好是每天都要做的小任务,慢慢养成习惯;
- 放心让他们自己做,不要因为怕他们做错就在旁边监工,孩子会因此失去自信心。
(图片來源:Photo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