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银行|如何把握下阶段金融政策对银行的影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银行|如何把握下阶段金融政策对银行的影响?

引用
新浪网
1.
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stockzmt/2025-01-15/doc-ineeyzvc0407890.shtml

从央行最新表态来看,我们认为央行在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表述上定调积极,但当前增量货币政策出台仍有待央行根据国内经济运行态势、汇率走势和债市走势等相机抉择,当前央行对银行经营稳健性和息差压力高度重视,银行资产负债定价平衡或为后续相关政策的重要考量之一。

事项

2025年1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政策定调总览:保证宽松社会融资环境,进一步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央行在发布会基本延续去年四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和2025年工作会议表述,即“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保持流动性充裕,保证宽松的社会融资环境”,我们认为央行在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表述上定调积极,但当前增量货币政策出台仍有待央行根据国内经济运行态势、汇率走势和债市走势等相机抉择。此外央行提及“在保持金融业健康经营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我们认为将金融业健康经营明确为进一步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的前提,反映了当前监管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经营稳健性的高度重视,或隐含对银行息差的呵护态度。

支持资本市场货币工具:助力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1)两项工具效果回顾:工具切实提升相关行业机构、上市公司和股东融资能力和投资能力,截至2024年末,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累计操作超1000亿元,股票回购、增持贷款合同金额超300亿元。

2)强调工具功能性,工具设计和制度安排有望继续完善:央行提及工具目的包括助力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和助力证券、基金等行业机构维护资本市场稳定,有利于“校正资本市场超调”,此外央行也表述将“进一步完善工具设计和制度安排,不断提升工具使用的便利性”,我们认为两项工具作为银行系统支持资本市场的积极尝试,一方面助力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阻断市场走弱与股权质押风险的负向循环;另一方面本次工具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后,有望为银行系统提供合意信贷资产。

利率政策展望:强化利率政策执行,进一步降低银行整体负债成本

针对改善利率政策的传导和执行,拓展利率政策空间,央行在发布会提及“进一步降低银行整体负债成本,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更好平衡银行业资产负债表健康性和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之间的关系”,我们认为当前央行对银行经营稳健性和息差压力高度重视,后续银行存款挂牌利率有望继续下行,此外例如理财通过自建估值、借道信托通道平滑净值等阻碍利率传导,进而影响银行负债成本下行的行为也将面临进一步约束,切实推动银行系统负债成本节约。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增速大幅下滑,银行资产质量超预期恶化;区域经济景气度大幅波动;各公司战略推进不及预期;财政政策、产业政策超预期。

投资策略:银行板块短期仍具确定性较强的价值空间

从央行最新表态来看,我们认为央行在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表述上定调积极,但当前增量货币政策出台仍有待央行根据国内经济运行态势、汇率走势和债市走势等相机抉择,但当前央行对银行经营稳健性和息差压力高度重视,银行资产负债定价平衡或为后续相关政策的重要考量之一。2025年年初至今银行股表现平稳,好于红利板块,核心原因在于银行股基本面对应的正股仍有确定性较强的价值空间。在重估银行信用风险资产背景下,我们假设的条件是经济不会步入极度悲观情景,“好于交易估值隐含预期”的现实继续演绎,叠加保险、被动、主动等机构配置行为的积极影响,因此预计2025年上半年银行股仍有确定较强的回报行情。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发布的《晨会》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重要声明: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