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入门指南:经典著作推荐与学习方法
道教入门指南:经典著作推荐与学习方法
想要深入了解道教和修道,可以从哪些书籍入手?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将为您推荐几部经典著作,并提供系统的学习方法。
经典著作推荐
《道德经》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周易》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心经》
来源于《般若经》,内涵以空性为主,透过对空性的了解能断除烦恼障而得到小乘的涅盘,即声闻及独觉的菩提果位;也能够透过对空性的认识,再加上福德资粮的圆满,能彻底断除所知障而获得大乘的涅盘,即无上的菩提果位。《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即是《大般若经》的心髓,全部般若的精义皆设於此经,故名为《心经》。
学习方法建议
- 阅读先秦道家典籍
唐代道士的学习方法值得借鉴。首先应多读先秦道家典籍,如《道德经》、《南华经》、《文史》、《冲虚》、《通玄》等。这些经典可能初读时难以理解,但应做好长期研读的准备。唐代道士分级别考试,最低的童子、白简皆是读此几部经典。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深入学习。
- 读史
读史是了解道教的重要途径。大而言之,通过了解古史,可以把握道纪;小而言之,通过阅读道教史,可以了解各个时期的流派。建议从简单的道教史著作入手,如李养正的《道教概说》。阅读时,应注重事实,避免被作者的主观论断左右。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阅读民国大家刘鉴泉的《道教征略》。刘鉴泉的学问不在陈寅恪之下,且有道教家学背景,其著作往往能揭示他人难以理解的内容,但需要较好的古文基础。
- 阅读古代宗师的道论
在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后,可以阅读古代宗师的道论。这些著作往往比今人的著作更有深度。例如,宗玄先生的《玄纲论》回答了很多问题,但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如果连问题的边界都摸不到,阅读效果可能有限。
以上方法主要适用于有文化基础且喜读书的人。对于不喜欢读书的人,自然有其他入门方式,这里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