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马努金——究竟是神的助力还是学的痴迷
拉马努金——究竟是神的助力还是学的痴迷
拉马努金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他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出生于印度一个贫困的家庭,凭借对数学的热爱和天赋,自学成才,最终成为了一位世界级的数学家。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人追求自己的梦想,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
拉马努金全名斯里尼瓦瑟·拉马努金,1887年12月22日,出生于印度东南部泰米尔纳德邦的埃罗德,1920年4月26日,病逝于印度的马德拉斯,终年仅32岁,身后却留下了大量没有证明的神秘公式和命题,部分数学家对此如获至宝,并从中获得启发,受其启发的部分人,甚至因为对其结论的深入研究而获得了菲尔兹奖,而他留下的手稿和笔记甚至直到1997年才整理集结完毕。
拉马努金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婆罗门教徒家庭,其父亲是一个小服装店的职员,同时,兼开家庭旅馆,她的母亲是平日里通过唱圣教歌获得一些零花钱,1898年,在他十岁那年,进入贡伯戈讷姆一所中学,在那里他第一次接触到正规的数学。但这之前他常和住在家里小旅馆里的公立大学生探讨数学问题,据称,11岁时,他的数学水平已经可以和这些房客们一交高下了。13岁时,他就阅读并掌握了借来的《高等三角学》里的知识。14岁时数学才华逐渐显露,由此可见三角学在数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之后,在他的学生岁月里不断获得荣誉证书和奖学金,据他那时的同校的人后来回忆说:“我们,包括老师,很少能理解他,并对他‘敬而远之’”。但是,拉马努金在其他科目无法集中注意力,并在高中考试中不合格。在他生活的这个时段,他也相当穷困,经常到了挨饿的地步。也许是受家庭婆罗门教的影响,拉马努金也是婆罗门的信仰者,因此他甚至拒绝在寺庙外的一切地方吃东西,只有在寺庙里才肯吃饭,同时,他也极少说话。对他来说,6年的中学生涯还算是荣幸的,进入大学后,拉马努金只对数学一门课程感兴趣,在其他课上,他经常旁若无人地研究数学题,而他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严重偏科,除数学外他的所有成绩都不及格,这也使得他失去了获得奖学金的机会。那时,重修一门科目需要30多卢比,而拉马努金的父亲每月仅能赚20多个卢比,显然,重修对拉马努金来说是难以承受的一种选择。没有奖学金、拿不到学位证、负担不起重修费用,在三重压力下,拉马努金只能退了学。
退学后的拉马努金成了一名自主就业人员,那时候没有外卖快递之类的现代服务业,他只能从数学的行当里赚点小钱,大概就是不固定的帮学生补习数学,那时候的印度社会也没有教育的内卷,补习数学的收入也很微薄,大概有五年的时间拉马努金一直处于这种失业半失业状态。而剩余的大部分时间里,拉马努金都遨游在数学的海洋里,没有了学校的束缚,他开始无忧无虑地学习数学知识,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他开始编写《数学笔记》。在家呆了5年,他的父母忍受不了儿子这种无所事事的状态了,因为印度传统社会要求成家的男子必须出去工作的社会习俗,他的父母决定让他成婚。
1909年初,拉马努金的母亲在拜访朋友家时,在一个小镇上相中了一位远亲的女儿,这个女孩名叫佳娜琪,父亲是当地一位首饰加工商,她是家中第四个女儿,年仅9岁。印度盛行童婚,印度的宗教认为女性必须在发育之前结婚,所以几乎所有的印度女童在10岁左右都已经许好了人家,拉马努金的妻子佳娜琪也不例外。按照印度习俗,幼女结婚后仍要住在娘家,跟她的母亲学习烹饪、做家事,并要学习如何侍奉丈夫,直到十一二岁才能被接去婆家。婚礼完成后,拉马努金离开了新娘家,回到了自己家中。表面上看,拉马努金的生活一点也没有改变,但实际上,他已经完成了一个身份的巨大转变。此时的拉马努金不再是一个学生,也不再是一个自由人,他成为了别人的丈夫,成为了家中的长子,他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时候他不能再继续下去了。把有关数学的一切小心收好后,拉马努金背上了行装,一个人到处寻找工作。带着他的数学计算能力,他在真奈(旧称马德拉斯)到处找抄写员的工作。作为真奈总会计师事务所的职员,拉马努金奢望可以完全投入到数学中而不用做其他工作。他恳请有影响的印度人给予支持,并在印度数学期刊上发表了一些论文,但并未成功找到经济支持。这时候他也意识到仅仅求助印度数学家是不行的,在别人的建议下,他将目光转到了英国数学界身上。
1913年,拉马努金分别给贝克、霍布森两位剑桥著名数学家写了信,随信附上了一长串的数学定理,贝克和霍布森先后回信表示自己爱莫能助。无奈之下,拉马努金又给风头正劲的英国数学家哈代写了一封信,那时候哈代才35岁,比拉马努金年长不了几岁,哈代写了一封满是赞誉的信回给拉马努金,而这封信也引起了印度数学界对他的重视,拉马努金也因此获得了一份研究奖学金,有了这份奖学金,拉马努金得以专心研究数学。
那段日子被他自己称为“最甜美的日子”,他白天埋头题海,晚上做梦时他还会梦见家里祖传的家神娜玛吉利教授他数学知识,醒来后,他就将女神在梦中教授他的公式记下来。他自小信仰印度教,童年几乎都是在南印度的寺庙中度过的,嘴边老是挂着家神娜玛吉利,并认为自己的一切天赋都来自于女神的恩赐。梦虽然吉利,但是可以看出他当时的对数学的研究已经进入了痴迷状态,多多少少已经进入了痴人说梦的无我状态了,这其实是长期研究的精神失常。人类多多少少要把自己能力之外的寄于神的赋予。
后来,在哈代的帮助下,拉马努金来到了剑桥。在那座世界最著名的高等学府里,哈代和拉马努金的合作亲密无间,在剑桥研究学习的那五年里,他们两人合作发表了几十篇学术文章。拉马努金的天赋得到了极大的施展。很快,他就选为英国皇家学会的外籍会员(亚洲第一人)以及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院士(印度第一人),与此同时,他的名字也享誉了整个数学界。但天才似乎总是不幸的,1917年,拉马努金被查出了肺结核,这在当时是很难医治的,拉马努金想要回到家乡印度去,于是便告别了哈代,于1919年回到了印度。回到印度,他的母亲和妻子陪在他的身边照顾他,因为病情严重,他的脾气变得暴躁,人也瘦得只剩下骨头,最终,在1920年4月16日,年仅33岁的天才数学家拉马努金离开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