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宽松,供需结构优化:2025年海外地产行业的新机遇
政策宽松,供需结构优化:2025年海外地产行业的新机遇
2025年,海外地产行业迎来政策宽松与供需结构优化的双重利好。在国内“止跌回稳”的政策导向下,从中央到地方纷纷出台放松政策,房贷利率持续下行,购房需求逐步释放。同时,美国的降息预期也为海外地产市场注入流动性,改善了海外公司的融资环境。供需结构方面,新房供应因民营地产公司财务受限而收缩,土地成交面积减少,而政策放松和降息预期则有效释放了市场需求,推动行业供需关系优化。这一背景下,海外地产行业有望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政策宽松:内外部环境的双重利好
2025年,海外地产行业面临宽松的内外部政策环境。在国内,政策导向从“房住不炒”转向“止跌回稳”,中央及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放松政策,取消行业限制,房贷利率持续下行,有效刺激了购房需求的释放。数据显示,2024年9月,加权平均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已降至3.31%,较年初有显著下降,这为购房者提供了更为友好的融资环境,进一步推动需求的释放。
与此同时,美国的降息预期也为海外地产市场带来利好。美国的降息政策不仅改善了海外市场的流动性,还降低了海外公司的融资成本,尤其是对中国香港本地开发商的影响更为显著。香港本地开发商对美国利率的敏感度较高,降息预期将进一步优化其融资环境,提升市场竞争力。此外,地方政府的土地收储政策也为市场注入信心。例如,广州土地开发中心在2024年通过收储多个地块,为市场提供了资金支持,改善了供应端的库存情况。
在政策宽松的背景下,海外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正在逐步改善。政策的持续放松不仅为市场提供了稳定的政策预期,还为行业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地,市场信心有望进一步提升,推动海外地产行业走向复苏。
供需结构优化:市场供需关系的再平衡
2025年,海外地产行业的供需结构正在逐步优化。从供给端来看,新房供应因民营地产公司财务受限而收缩。民营地产公司优先“保交付”,难以形成新的供应,同时各地土地成交面积大幅减少,新增供应持续减少。例如,2024年土地市场中,国企央企成为拿地主力,而民营房企的拿地能力显著下降。这种供应端的收缩为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
与此同时,需求端也在逐步改善。政策的持续放松和进一步降息预期有效释放了市场需求,尤其是核心一、二线城市的需求更为旺盛。数据显示,2024年11月,30大中城市单月累计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9.9%,而此前所有月份的同比增速均为负数。这种需求的释放不仅改善了市场的供需关系,还为行业的长期发展提供了动力。
此外,地方政府的土地收储政策也为市场供需关系的优化提供了支持。通过收储土地和商品房,地方政府不仅改善了供应端的库存情况,还为市场提供了稳定的政策预期。这种供需关系的再平衡为海外地产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推动市场走向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物业管理与商业运营:消费回暖与稳定分红的双重驱动
2025年,物业管理与商业运营领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政策宽松和消费回暖的背景下,物业管理公司和商业运营公司有望实现业绩增长与稳定分红。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公募基金对物业管理板块的持仓主要集中在华润万象生活、保利物业、中海物业及绿城服务等头部公司。这些公司不仅具备稳定的分红能力,还通过优化运营效率和提升服务质量,实现了归母净利润的稳健增长。
在消费回暖的背景下,商业运营公司有望受益于政策推动的需求复苏。随着促消费政策的实施,居民消费需求有望回暖,优质购物中心的各项运营指标均有望提升。例如,华润万象生活在2024年通过优化运营策略,实现了零售额的快速增长,其在营项目的零售额同比增速长期跑赢社会零售总额。这种消费回暖的趋势为商业运营公司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推动其业绩增长与估值提升。
与此同时,物业管理公司也在通过优化运营效率和提升服务质量,实现稳定的分红与业绩增长。数据显示,头部物业管理公司在2024年上半年的在手现金充裕,具备提升派息的基础。随着2025年回款率的边际改善,物业管理公司将有更多资金用于股东回报,进一步提升投资价值。
总结
2025年,海外地产行业在政策宽松与供需结构优化的双重驱动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政策的持续放松不仅为市场提供了稳定的政策预期,还通过降息预期和土地收储政策,改善了市场的供需关系。与此同时,物业管理与商业运营领域也在消费回暖的背景下,实现了业绩增长与稳定分红的双重驱动。随着市场的逐步复苏,海外地产行业有望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推动下,走向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