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类网文需向传统深处开掘
幻想类网文需向传统深处开掘
近年来,网络文学的发展格局已从早期的迅猛发展转向了深度沉淀。在这个过程中,网络文学的特征正在被写作实践不断突破。特别是幻想类网络文学,需要在保持创新的同时,向传统文化深处开掘,以重振民族文化主体精神。
一、青年文化与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学中的交织
青年文化和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学中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传统文化是静态的庞大库存,而青年文化则是一种高度活跃的活化形态。在历史的长时段和社会文化的总体格局内,青年文化常居弱势地位,一再扮演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彗星闪电般的临时角色。
新世纪初,中国社会经济深度卷入全球化潮流,互联网实现全民普及,青年文化通过网络文学写作获得了在社会文化舞台上高光亮相的新机遇。网络文学初兴时最具代表性的贡献是玄幻仙侠等幻想型叙事,其他类型都是网络文学这个以玄幻为主体的写作形式流行起来之后,把传统文学中的一些样式虹吸或转换到网络平台上形成的派生和衍化品种。
二、幻想类网络文学的现状与挑战
当前,很多幻想类网文写作仍陷于既有的类型窠臼,创新有限。以《开局长生万古,苟到天荒地老》(网上简称《长生烬》)为例,虽然在叙述方式上较为别致,但整体上仍停留在二十多年来在幻想类网文里早已熟透了的人设和故事老套路,缺少有效的创造性转化。
三、网络文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网络文学的写作和行业机制都随着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来到了一个周期转折的拐点上。表现在网络文学写作中的青年文化,现在是不是还应该以继续支撑起一个热情奔放甚至天马行空的幻想主体为主要的追求,或者在此之外、舍此之外,需要发挥哪些更重要的作用?
要承担这样的使命,一方面,包括网络文学在内的整个文学都首先应该担当起烛照现实的责任,反映和表现好当前广大城市和乡村各个具体行业领域的有为青年形象;另一方面,则应该在包括幻想、历史、现实在内的完整的文学、文化和精神生活空间里,对传统中那些有意义的资源进行重构,将其引导至能够为当下所用的方向上,展现出能够和源远流长而又继往开来的中华文明演进过程深度结合的当代中国文化的人格主体。
四、幻想类网络文学的守正创新
具体到幻想类网络文学的守正创新,则需要有才华的写作者不仅在话语形式层面上继续保持和发扬欢脱可亲的个性特质,而且更进一步把这种特质努力渗透、扩展到人物和故事的内里,向着传统深处开掘,使得整个作品和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的主体性表达达成更紧密更生动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