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如何不露痕迹地让文章过渡更丝滑流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如何不露痕迹地让文章过渡更丝滑流畅

引用
简书
1.
https://www.jianshu.com/p/9df66d0d1cf9

写作时,如何让文章过渡得更加自然流畅?本文将从理论到实践,为你详细介绍9种实用的过渡方法,帮助你写出更加连贯、有逻辑的文章。

《金字塔原理》书中原文:

当你写完长长一组论点,准备接着写下一组时,你不能期望读者对某一点的理解和你一样精确。可以说,各种不同的过渡方法都是为了抓住读者的思想,把它拉回到它应该属于的地方,让读者理解你想说的内容。可以把过渡性文字当作礼仪练习,当需要的时候以优雅的方式写。

联系个人体验:

好的文章要求“凤头、猪肚和豹尾”,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尤贵在首尾贯穿,意思清新。开头,像凤头那样美丽、精彩;主体,像猪肚子那样有充实、丰富的内容;结尾,像豹尾一样有力。如果搭配好好的过渡句,可以消除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晦涩感,打破文情分裂,让文章质量更上一层楼。

总结上文和引出下文的句子叫做过渡句,其作用为承上启下、联系上下文、递进语境、概括段落、归纳中心思想等等作用,能够让上下自然段自然衔接。文章结构连贯性不好,就是指的是文章上下段落之间过渡不自然,让人读起来很割裂。

为了避免写作思路跳跃,文章需要一个合理的过渡,避免读者读起来内容比较生硬、突兀,影响阅读体验感,或者直接就读不懂你的意思了。

1.悬念式:过渡时留下悬念吸引读者。

古话说,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对一个人太好,往往是一段关系破裂的开始。

古语引出悬念?读者就会猜想,为什么对人好反倒关系破裂了,下面的文章就会是对这个观点的详细阐述了。

2.感叹式:在文章的转折处加上自己的感叹,接着转入下文针对感叹进行详细描写。

如:最高级的拿捏,就是不在意;不想失去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别靠得太近。把所有要失去的东西,都当作是“借来的片刻欢愉,而到了该归还的时间。”

3.总述式:先对接下来要表达的观点进行总结,下结论引出下文。

例如:文章《真正累死你的,不是工作,而是工作心态》

列出总述性观点:心态对了,工作才能不累了。引出下文。

4.转折式:运用转折句式使内容过渡到另外一个内容。如“虽然......但是......""不是......而是......"

5.疑问式:使用疑问句式引出下文。

如:一个人强大到什么程度可以不在乎别人 ?

6.总结式:归纳总结前一段内容,同时对后面的内容做概括,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如:《过得好的女人,身上都有一种“配得感”》

身上“配得感”越强的人,越是命好。

因为他们始终坚信自己值得世间的一切美好,并愿意为之付出一切努力去争取,结果也往往圆满。

相反,在内心深处一直追问“我配吗”“我值得吗”,则会渐渐将一个人拖垮,让事态陷入负向循环。

7.关联词:句式和转折不同,表达的意思不一样,如”只是......才是......."”既然......那么.......""因为......所以......""尽管.....还是......"。

例如:别人的开导,只是把脉;自己的开悟,才是药到病除。

你一点都不差劲,只要你想开始,就随时都可以启程。

8.序数过渡:用数字为文章过渡,也可以在序数后面加小标题。

如:文章《男人真心在乎一个女人,藏不住的3个表现》中:

如果你身边的男人能做到这三点,说明他是真心在乎你,深爱你。

01 有无尽的分享欲;

02愿意付出他的稀缺资源;

03把你放进未来规划里。

9.名言警句:利用名人金句总结上文或者概括下文。平时可以多积累金句作为素材库当作过渡句使用。

1)如当写历史和现实主题,需要以史为鉴,从历史中汲取教训时,可以引用以下过渡句:

黑格尔曾说:“历史是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有余温。”

2)写含有发展变化的文章时:

我看到那些岁月如何奔驰,挨过了冬季,便迎来了春天。--《瓦尔登湖》

3)描写逆境、苦难时:

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空灿烂;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巴尔扎克

4)写规则社会、藐视法规时。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卢梭

5)写乐观开朗的。

内心湛然,则无往而不乐。--梁实秋

6)写保持进取的。

最积极和充实的人生,是不断努力把句号变成逗号。--冯骥才

采取措施:

巧妙使用过渡方法和技巧,让文章过渡更自然丝滑。

作者:陌小诺,用脚步丈量世界,用眼睛记录风景,用文字思考人生,听风耳语,偶有顿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四方友,赚万贯钱,用有限的人生体验不一样的精彩!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