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今天,“桥”见幸福黄河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今天,“桥”见幸福黄河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1123A02WPB00

导读:济南黄河大桥新桥和济南黄河齐鲁大桥的正式通车,不仅刷新了“跨黄”桥梁记录,更是济南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这两座大桥的建设,不仅体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更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和中心城区的融合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跨黄通道的建设,在济南一直有极高的关注度。今天的讨论热点,是有关两座跨黄大桥正式通车的故事。

一座是济南黄河大桥新桥。所谓“新”,是在既有G104济南黄河公路大桥下游新建的一座大桥跨越黄河。工程项目刷新了“跨黄”桥梁记录,是黄河上跨径最大、钢桥总长最长的公轨分层合建桥梁。

另一座是济南黄河齐鲁大桥。作为济南“四桥四隧”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桥实现下承式网状系杆拱桥最大跨度、最大梁宽、高应力索三项“世界之最”,也是此种结构形式在黄河上的首次应用。

两座桥蕴含着什么寓意?又承载着城市发展怎样的希冀?

答案只有一个:连接起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和中心城区之间的往来沟通,加快省会“北起”,“黄河时代”正加速到来。

“桥”生智慧,这是一条圆梦路

水利万物,带来便利、带来兴旺,也带来了天然的阻隔。

一直以来,跨越黄河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没有大桥的时代,济南黄河两岸的居民们要到对岸,只能依靠摆渡船来实现。

建桥,是为民之举,更是技术与艺术的智慧结晶。

如今两桥的正式通车,是济南近年来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奋斗历程的见证,也是这座城市“山高可攀、水深可涉”的高质量发展精神坐标。

先看造桥的杰作

新济南黄河大桥是黄河上第一座不等跨并桥建设工程,是黄河上跨径最大、钢桥总长最长的公轨分层合建桥梁,工程总用钢量达七万吨。新建黄河大桥主线工程按双层高架桥设计,为山东省首例,主线采用一级公路兼具城市快速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采用双向八车道。

济南黄河齐鲁大桥主桥宽度60.7米,采用网状吊杆拱桥,主跨420m,梁面宽度60.7m,吊索为400MPa超高应力幅钢绞线拉索。在同类型结构桥梁中跨度、宽度、吊索应力幅均具世界之最。主桥三联拱设计寓意为“山”,融入济南黄河生态景观风貌带,打造黄河桥梁文化新名片。

再看造桥圆了什么梦

道路通则百业兴,大桥的通车将高效联络起步区与主城区,进一步促进黄河之畔这片崛起“未来之城”的产业发展、生态发展、文化发展、乡村发展,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也会越来越强。

当“大桥之路”化身为增进南北两岸交流的“亲情路”,圆的是居民百姓的安居乐业梦:起步区整座新城的城市框架在这里拔节生长,秉承“田野风光、园林景致、品质城郭、活力市井”理念,打造新时代现代化田园新城;重点项目在这里接连实现有力突破,大桥组团城市副中心示范区建设全面启动,崔寨组团现代产业新城蝶变新生,“南城中镇北乡”的区域发展格局基本成形;产业兴城高质量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为主体,高端服务业为支撑的“3+1”现代产业体系日渐完善,数字经济产业园、中科新经济科创园、未来产业园等一批高端产业园区发挥强劲有力的发展势头。

“桥”出速度,这是一条民生路

一手壮阔,聚长河为底;一手通达,筑桥为筋骨。

那立于潮头的桥梁英姿,见证着济南日新月异的历史变革,演绎出一座城不懈腾飞的壮志雄心。

2022年2月16日,济南市2022年一季度全市交通工程集中开工暨G104京岚线济南黄河公路大桥扩建工程开工活动在黄河公路大桥扩建工程现场举行。

开工“加速键”被摁下,美好的期待自此开始。

2024年11月19日,全国首座五位一体多功能“超级”交通综合体工程——G104京岚线济南黄河公路大桥扩建工程主线工程建设完成,并召开交工验收会议。

“我既见证了大桥的建成,也见证了家乡发展越来越好!”在众人的心里,济南黄河大桥新桥接近3年的建设,诞生的不只是一座桥梁那样简单,而是起步区日渐清晰的发展模样。

在这里,优质的教育资源“落地开花”

如今走进山东省实验中学鹊华校区,醒目的“哈佛红”建筑外观现代而庄重,尽显浓厚的学术气质。在210亩的广阔校园中,丰富的植被与人文建筑相映成趣,构成了独特的“鹊华秋色”。图书楼重磅升级为“共享学习环”,与教学楼连廊相接,实现了学习区的“不露天”速通,让知识的获取更加便捷。

在这里,全新的医疗资源“生根发芽”

从一纸蓝图到破土动工,从屹立而起到精彩亮相,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北院区是起步区的重大民生工程,将于2024年12月26日开诊启用,成为“国家队”服务人民群众健康的又一阵地。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按照“强专科+大综合”功能定位,构建“学科群+中心化”服务体系,首批打造八大诊疗中心,充分发挥急危重症兜底作用,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提供全功能一站式医疗服务。

在这里,丰富的文化生活“出新出彩”

黄河体育中心加快建设,6万座的专业足球场已经实现屋盖钢结构合拢;启动建设805万平米安置房,今年建成216万平方米,计划2025年全部完成建设,让辖区群众同步共享新城建设发展红利;鹊山生态文化区博览园规划正式公开,“一轴一塔三馆三区”设计方案相继发布,打造黄河新城文化高地。

“桥”见未来,这是一条奋进路

桥美路畅通八方,济南的“桥城时代”大道通衢,拉开了城市的格局,未来也将更加开放。

然而跨越黄河,不只有桥,还有穿黄隧道,还有跨黄地铁。

2024年5月21日,济南地铁7号线首座车站——济北站顺利封顶,揭开了济南地铁站点跨越黄河的序幕。

作为国内第二条、山东首条穿越黄河的地铁线,7号线连接起步区和主城区,是济南人最关注的南北向骨干线,在城市未来发展中也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这是起步区“新济南”和“老济南”融合为一体的重要象征。

根据已经公布的规划,7号线地铁线向北突破黄河,将完善济南城区合理架构,促进人流物流跨黄河流动,加快南北向融合。同时向南连接济南中央商务区、奥体片区等重要片区,未来还连接济莱高铁,通向莱芜区和钢城区。

从大桥,到隧道,再到地铁,人们跨越黄河的方式越来越生活便捷,也向人们昭示了省会“北起”的美好前景。

滚滚黄河之上,桥梁静静伫立。

刚与柔完美结合,水与桥相守相望。

当滔滔黄河水不再成为阻碍,当一条条交通道路连网成片,济南百姓的出行半径在改变,带他们抵达更远的地方,奔向更幸福的生活。

本文原文来自腾讯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