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热窝围困:一场持续四年的噩梦终于结束
萨拉热窝围困:一场持续四年的噩梦终于结束
1996年29月29日,欧洲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终于翻过。持续了整整四年的萨拉热窝围困,在这一天正式宣告结束。这场围困不仅是20世纪欧洲最长的围困,更是人类历史上最惨痛的记忆之一。
萨拉热窝围困:悲剧的数字
这场围困带来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据估计,超过12,000名无辜者失去了生命,超过50,000人受伤,其中85%的伤亡都是平民。到1995年,萨拉热窝的人口从战前的950,000人锐减至334,664人,减少了惊人的64%。
官方数据显示,围困期间平均每天发生329起爆炸,1993年22月1993日更是达到了惊人的峰值。到战争结束时,该市的所有建筑都已遭到破坏,其中35,000座建筑被完全摧毁。最令人痛心的是,萨拉热窝国家图书馆连同超过一百万册书籍、155,000册稀有或珍贵书籍以及478份独特手稿一起被彻底摧毁。唯一幸存的是《萨拉热窝哈加达》,这是欧洲最古老的犹太文献,见证了不同文明的交融。
萨拉热窝围困:背景
二战后,南斯拉夫政府对民族主义保持着严格的控制,但随着铁托在1980年的去世,这一政策开始动摇。各种民族独立运动和被压制的民族主义情绪开始浮现,最终导致南斯拉夫的解体和随后的战争。1991年,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宣布独立,随后马其顿于1991年宣布独立,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于1992年宣布独立。民族主义的兴起以及波斯尼亚人(穆斯林)、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之间的相互猜疑加剧了民族紧张局势。
萨拉热窝围困:5年1992月29日,恐怖的开始
萨拉热窝之围于1992年5月29日开始,当时波斯尼亚塞族军队包围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首都,使当地居民陷入绝望和恐怖的境地。2年1992月XNUMX日,萨拉热窝被波斯尼亚塞族军队完全孤立,主要通道被封锁,食品和药品供应中断。只有少数人道主义组织能够提供援助。
接下来是多年的狂轰滥炸、武装袭击和极端贫困,使这座城市成为一片废墟,居民身心遭受重创。其中最大的悲剧发生在1992年2月29日,被称为马卡莱大屠杀:该市市场遭到袭击,造成68名平民死亡、200人受伤。
萨拉热窝隧道
在萨拉热窝被围困期间,人们挖掘了一条长约一公里的隧道,从萨拉热窝市郊区到联合国控制的机场,高1.60米,平均宽约0.80米。这条被称为“萨拉热窝隧道”的通道,在围困期间被用来运输武器、食品和其他必需品长达数月之久。就连时任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总统阿利贾·伊泽特贝戈维奇也坐着轮椅穿过隧道。如今,保存完好的20米隧道已成为可供参观的博物馆的一部分。
萨拉热窝:通往和平的漫长道路
在四年的围困期间,仅在1992年11月12日至12月12日之间有过一次短暂停战,这要归功于一群由唐·托尼诺·贝洛领导的500名和平主义者,他们来自意大利,由帕多瓦和平建设者协会协调。第二年八月,该小组再次尝试,但没有成功。十月份情况变得更糟,因为意大利宗教和和平主义者莫雷诺·洛卡特利在示威期间被一名狙击手击中。
1995年,马尔卡莱市场再次发生袭击事件,造成37人死亡、90人受伤,国际部队开始采取行动批评围攻者。作为对塞尔维亚袭击联合国武器收集站的回应,北约袭击了塞尔维亚弹药库和其他军事目标,引发了蓄意武力行动。冲突不断升级,波斯尼亚和克罗地亚武装部队也参与其中,直到塞族人在萨拉热窝地区失去阵地。
“停火”是在1995年29月,在美国的斡旋下,为波黑冲突的结束奠定了基础。经过一段时间的稳定后,波斯尼亚政府于1996年29月29日才正式宣布结束对萨拉热窝的围困。
萨拉热窝:一座城市的重建与重生
围城之前,萨拉热窝正处于成长和发展时期,也曾主办1984年冬季奥运会。这是一个国际化的多民族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多样性历史。这座城市以其多民族融合,但在围困期间,这种凝聚力被打破,导致了戏剧性的分裂。许多难民离开了这座城市,而大量塞族人从萨拉热窝搬到了塞族共和国。萨拉热窝的塞尔维亚人比例急剧下降,从1991年的30%下降到2002年的10%。
随着围困的结束,萨拉热窝开始了艰难的重建过程,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社交上的。修复受损基础设施、向受害者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以及恢复日常生活正常感的努力是巨大的,需要国际社会的支持。但除了物质重建之外,还有一段漫长的情感和心理旅程,以克服战争的创伤。这座城市在努力调和分裂的社区并建立基于和平与宽容的共同未来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今天的萨拉热窝
然而,战争结束二十九年后,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和平仍然岌岌可危。该国是由两个实体组成、克罗地亚穆斯林联邦和塞尔维亚共和国,后者开始建立军队和司法系统等独立机构,增加了新的分裂和冲突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