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的 “劳累”,可能是心脏病信号,出现4种症状,该做检查了
你以为的 “劳累”,可能是心脏病信号,出现4种症状,该做检查了
说到"劳累",相信不少人都感同身受。每天都在忙碌中奔波,甚至连休息的时候,都觉得自己好像忙个不停。
晚上回到家,倒头就睡,天亮了,像打了鸡血一样,又开始了新的一天。
长时间如此,大家很容易就觉得:"唉,真的是累了",这么拼命工作,哪有不累的道理!
可真的是只是"累"吗?人们频繁感到疲惫,这真的仅仅是由于生活压力大、事务繁忙所导致的吗?
有时候,所谓的"累",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告,告诉你:心脏在偷着给你发信号!
没错,有些看似是普通的疲劳、气短,可能正是心脏病的"暗号",你完全没意识到。
别急着翻白眼,觉得这是危言耸听。事实上,心脏病的前兆常常是极其微妙的,很多时候,甚至就藏在你日常的"劳累"感受里。
你以为是工作压力大,没睡好,结果,可能是心脏在敲警钟。
出现一些看似普通的症状,极有可能是心脏问题的先兆,赶紧去做检查,免得等到病情加重,后悔莫及。
那么,哪些"劳累"症状真的值得警惕呢?大家常常把一些小毛病忽略掉,结果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接下来,咱们就来看一下,那些常被人误以为是"普通疲劳"的症状,其实可能是心脏在发出的信号。
持续性疲劳,完全不恢复
想象一下,连续工作几天,忙到连眼皮都快打架了,放下手机、放下工作,去小憩一会儿,结果醒来,依旧觉得困倦。
你也许会觉得:"唉,这工作太拼了,难怪累。" 但如果这种感觉持续好几天,甚至几周,那可就不能小看了。
其实,持续性的疲劳可能是心脏病的一大信号。心脏病患者在心脏出现问题时,可能会导致心脏的泵血功能下降,
身体各个器官的血液供应不足,尤其是大脑和肌肉,导致你即使休息了很久,依然无法恢复体力。
根据美国心脏协会的数据,疲劳症状通常出现在心脏病早期,并且这种疲劳感往往和运动量没有直接关系,休息也不容易缓解。
轻微活动后感觉呼吸急促
有时候,走个路,爬几层楼梯,或者做个简单的家务活,居然感觉气喘吁吁,甚至呼吸困难,怎么会这么"脆弱"?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就是运动量少,体力差,恢复一下就好了。"
事实上,这种轻微活动后就出现的呼吸急促,极可能是心脏病的早期警示。
因为如果心脏的泵血能力下降,身体的血液和氧气运输就会受到影响,导致运动时血液流动不畅,心脏就容易发生不适,从而引发呼吸急促的现象。
有研究显示,大约70%的心脏病患者都会出现这样的症状,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心脏的负荷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变得越来越重,导致心脏供血不足,出现呼吸急促现象。
胸口不适或压迫感
有的人劳累了一天后,忽然感到胸口有点压迫感或者不适,甚至有点疼痛。
这种感觉很多人会认为是"累了"或者"吃得太饱了"引起的消化不良,或者是因为压力大心情不好导致的。
可是,大家可能不知道,这种胸口的不适,尤其是出现压迫感、闷痛等症状时,是心脏病的一个典型症状。
美国心脏病学会的数据显示,超过50%的心脏病患者都会在发病前感到胸口不适。
胸口压迫感的原因是,心脏的供血不足时,心脏周围的组织会受到缺氧,从而产生不适感。
特别是在劳累、精神紧张时,心脏的负担加重,这种不适的症状更加明显。
如果这种胸口不适的症状持续数分钟,甚至伴随有气喘、恶心等情况,极有可能是心脏病的早期征兆,需要尽早就医。
双腿水肿或者全身浮肿
很多人忽略了双腿水肿或者全身浮肿的症状,尤其是上班族长时间坐着,腿部水肿似乎已经成为常见现象。
可是,水肿并不只是由于长时间站立或者坐着引起的,还有可能是心脏出现问题。
心脏如果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有效地泵送血液,血液就容易积聚在下肢,导致水肿。
这也是很多心脏衰竭患者会出现的症状。特别是老年人,水肿症状非常常见。
如果水肿的部位从腿部扩展到全身,甚至伴有气喘、呼吸急促等症状,就更要警惕心脏病的可能性。
心脏病通常并不会突然爆发,很多时候它是通过一些微小的症状慢慢积累的。
如果忽略了这些早期信号,到了病情加重时,可能就真的会后悔不已。所以,如果出现了上面提到的症状,千万别再说"这只是劳累"了,应该尽早去医院做个检查。
如何进行有效的检查和治疗
当发现自己有上述症状,特别是持续性的疲劳、呼吸急促、胸口压迫感或者水肿等症状时,不能再等着症状自己消失。
这时,应该尽快去医院做检查,确保心脏没有出现问题。常见的心脏病检查方式包括:
心电图(ECG):心电图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通过监测心脏的电活动,能够帮助医生判断是否有心脏病的迹象,比如心律不齐、心肌缺血等问题。心电图检查简单,痛苦少,适合初步筛查心脏健康状况。
心脏超声检查(ECHO):这是一种通过声波探测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检查方法,可以判断心脏的泵血能力、瓣膜情况以及心脏是否存在扩大等问题。心脏超声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更全面地了解心脏的工作情况,特别适合怀疑心脏衰竭或瓣膜病变的人群。
运动负荷试验:如果你的心脏有轻微的缺血,静态检查可能不一定能够发现,而运动负荷试验则可以通过让患者进行运动,观察运动中出现的心电图变化,帮助判断是否存在心脏病风险。这项检查常常用于评估运动时心脏的耐受性和是否容易发生缺血。
血液检查:可以检测到一些重要指标,比如胆固醇、血糖等,这些指标的异常可能提示你有动脉硬化的风险。特别是高胆固醇、高血糖的患者,心脏病的发病几率更高。因此,定期进行血液检查,也是预防心脏病的一个重要手段。
一旦检查发现心脏存在问题,治疗方法通常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甚至必要时的手术治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参考资料
[1]王文峰.深海鱼油预防心脏病?[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2019,(0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