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并非全是“竞赛”:相互竞争的超级大国必须共同努力,共创美好未来
太空并非全是“竞赛”:相互竞争的超级大国必须共同努力,共创美好未来
近年来,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太空竞赛"愈演愈烈。然而,历史表明,太空合作不仅可能,而且必要。从冷战时期的阿波罗-联盟号对接到当前的国际空间站合作,太空探索一直为地缘政治对手提供合作平台。本文探讨了当前太空竞赛的现状、潜在风险以及合作的可能性。
中俄共建国际月球研究站未来可能的样子。(图片来源:中国国家航天局)
月球竞赛
登月任务已成为"太空竞赛"的代名词。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争夺在月球上迈出"一小步"的竞争,是争夺地球政治、技术、军事和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象征性和战略性追求。这场新的"竞赛"可能会引发新的冲突,尤其是围绕主要着陆点以及据推测位于月球南极的宝贵而稀缺的资源的争夺。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再次蔓延至地球之外。美国和中国分别领导旨在让人类重返月球的计划。其中一个目标是进一步开展科学研究,但太空采矿和经济利益扩张主义也在推动这些努力。
开采水冰可以生产氧气、饮用水和火箭推进剂,这些对于维持月球探测及其他任务都至关重要。月球还可能含有用于日常电子产品的稀土金属,以及用于核能的稀有非放射性同位素氦-3。
太空采矿可能会引发令人担忧的"月球淘金热",或引发与航天国家和私人参与者的贸易战。地球外开采的资源预计价值数万亿美元。
美国在展示航天能力、投资和合作方面的历史更长。但中国正在迎头赶上。今年,美国首次在月球南极进行无人登陆,而中国已多次登陆月球南极。今年 6 月,中国嫦娥六号任务带回了月球这一备受追捧的区域的首批岩石和月壤样本。
各国如何在太空领域开展合作?
两个超级大国都邀请其他国家加入其实现登月愿景的行列。上周,多米尼加共和国成为第 44 个签署美国主导的《阿尔忒弥斯协议》的国家。另有 13 个国家与俄罗斯合作参与由中国牵头的国际月球研究站 (ILRS)。塞内加尔上个月加入了该项目。由于两大倡议的成员国并不重叠,新的"太空集团"不断涌现,反映出全球权力的动态。
我们正处于一个关键时刻。重要的是,这些新的"太空集团"的出现不会升级为争夺谁的太空治理方法占上风的竞争。这不仅会增加月球表面发生冲突的风险,甚至可能加剧地球上的地缘政治不稳定和军事竞争。《阿尔忒弥斯协议》和 ILRS 目前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它们将对塑造 21 世纪的太空治理产生影响。这是因为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COPUOS,成立于 1959 年)的条约制定没有跟上太空领域的最新发展和参与者。太空治理也没有充分应对日益严重的道德问题,包括太空殖民和卫星造成的光污染。
历史表明我们可以共同努力
在地缘政治紧张时期,太空甚至促进了超级大国竞争对手之间的合作。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在太空治理、法律、科学和技术方面进行了合作。这建立了相互信任并缓解了紧张局势。
在外空委框架下,各国共同努力,于 1967 年达成了《外空条约》 ,这是多项基础性太空法条约中的第一项。该条约禁止在太空部署核武器,也禁止国家对月球等天体提出占有要求。
联合登月从未实现。但在 1975 年,阿波罗号和联盟号飞船在轨道上对接。这是首次国际载人航天合作,这一历史性壮举得益于技术合作和外交。外空委称此举鼓舞人心,将持续开展合作。
近期,美国宇航局的国际空间站(ISS) 已成为共存的轨道见证。来自美国、俄罗斯和其他合作伙伴的宇航员已在微重力环境下进行了3,000 多次实验。在最近举行的联合国未来峰会 上,来自国际空间站和中国天宫空间站宇航员的视频信息重申了国际合作和和平利用太空的重要性。
从言辞到实践
如果全球超级大国不合作进行太空治理,人类将面临巨大损失。向太空输出和加剧地球冲突的风险确实存在,而且这种风险还在不断增加。这必然会加剧地球上的紧张局势。
美国和中国需要探索在《阿尔特弥斯协议》和 ILRS 之间开展对话的机会。它们各自的计划活动、管理原则和指导方针已经存在一些相似之处。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美国需要重新审视 2011 年沃尔夫修正案,该修正案限制 NASA 未经国会批准不得使用其资金与中国合作。但中国没有类似的法案,并最近表示愿意合作,包括分享其岩石和月壤样本。
本文原文来自Space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