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咖啡豆品种、产地与处理法全解析:从阿拉比卡到罗布斯塔,六大产地风味大不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咖啡豆品种、产地与处理法全解析:从阿拉比卡到罗布斯塔,六大产地风味大不同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zhanlu.com.tw/%E5%92%96%E5%95%A1%E8%B1%86%E7%A8%AE%E9%A1%9E/

咖啡的风味千变万化,从酸甜到苦涩,从花香到果香,这些独特的风味是如何形成的?这主要取决于咖啡豆的品种、产地、处理方法和烘焙程度。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咖啡豆的两大主要品种、六个主要产地的风味特点,以及四种常见的咖啡豆处理方法和三种烘焙程度对咖啡风味的影响。

咖啡豆品种介绍:阿拉比卡与罗布斯塔

全世界的咖啡豆品种高达百种以上,但目前被大规模种植的只有“阿拉比卡(Arabica)”与“罗布斯塔(Robusta)”两种咖啡豆,其中阿拉比卡的市占率高达8成,罗布斯塔咖啡则仅占2成。接下来将进一步介绍两者的特色:

咖啡豆品种1:阿拉比卡(Arabica)

阿拉比卡(Arabica)咖啡起源于非洲地区,具体起源国已不可考,适合种植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大约是南北回归线之间,这个区域也被称作“咖啡带”。常见产地包括埃塞俄比亚、哥伦比亚、巴西、哥斯达黎加等国。阿拉比卡咖啡豆的外形为窄长椭圆形,带有细致的花果芬芳,以及较高的脂质与糖分含量,咖啡因含量也相对较低,因此无论是在香气还是风味上,都有相当卓越的表现。这也是为什么阿拉比卡成为市场主流咖啡豆,以及常用作精品咖啡、单品咖啡的主要原因。

随着咖啡种植逐渐盛行,阿拉比卡咖啡也因不同生长条件、培育方式而进一步演化,现今已繁衍出数百种子品种,例如铁比卡(Typica)、波旁(Bourbon)、卡杜艾(Catuai)等,其中也包含了在精品咖啡中相当知名的艺妓(或称瑰夏Geisha)品种。

咖啡豆品种2:罗布斯塔(Robusta)

罗布斯塔(Robusta)起源于非洲刚果地区,因抗虫害能力较强、易于种植且产量多,因此主要种植于热带低海拔地区,常见产地如印度尼西亚、越南。罗布斯塔咖啡豆外形呈现圆形,咖啡因含量是阿拉比卡豆的两倍,在香气表现上则不如阿拉比卡突出,烘焙后会有类似泥土、橡胶的烟熏气味。此外,罗布斯塔咖啡豆的脂质与糖分含量较低,具有明显的苦味,因此常用于制作速溶咖啡。

咖啡豆品种
阿拉比卡(Arabica)
罗布斯塔(Robusta)
生长环境
热带及亚热带,南北回归线的咖啡带
热带低海拔地区
常见产地
巴西、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
印度尼西亚、越南
风味特色
花果香气馥郁、层次丰富
苦味明显、口感醇厚
脂质与糖分含量
咖啡因含量
较低
较高
价格
较高
较低
市场占比
80%
20%
常见用途
精品咖啡、单品咖啡
速溶咖啡

由以上介绍可知,罗布斯塔在香气、风味的表现上都比不上阿拉比卡。对于追求丰富风味层次的群体而言,阿拉比卡显然更胜一筹。不过,咖啡偏好是非常主观的,有人喜欢果酸与花香馥郁的阿拉比卡,也有人钟爱苦味明显的罗布斯塔,大家可依据个人喜好选择,两种咖啡品种并无绝对的优劣之分。

六大咖啡产地及其风味特色

即使是同样的咖啡豆品种,在不同的生长条件、种植方式之下,也会各自发展出不一样的风味。以下是六个咖啡产地的风味特色,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产地对咖啡风味的影响。

咖啡产地1:巴西

巴西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多的咖啡出口国,因咖啡种植区域海拔较低,且栽种环境少有遮荫,因此咖啡的酸质较不明显,品饮时能感受到巧克力般的苦甜,口感滑顺平衡,属于酸苦甜均衡的咖啡风味,且具有坚果调香气,大众接受度普遍较高。

咖啡产地2:哥伦比亚

哥伦比亚为第二大咖啡出口国,知名产区包括麦德林(Medellín)、娜玲珑(Nariño)、托利马省(Tolima)。在风味上,哥伦比亚因环境湿度及海拔高、日夜温差大,提供给咖啡树良好的生长环境,因此口感饱满滑顺,并具有明显的水果酸甜感及柑橘香气,较适合喜欢酸甜感的咖啡群体。

咖啡产地3:夏威夷

夏威夷位于低纬度,特殊的海岛型气候环境搭配丰沛的雨水及肥沃的火山土壤,能为咖啡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说到夏威夷咖啡,最著名的莫过于“夏威夷可娜(Kona)咖啡”。夏威夷可娜咖啡具有清爽的柑橘果香、蜂蜜杏桃的甜感,口感丝滑浓郁,酸甜平衡恰到好处,但因产量较少因此价格较高,是许多咖啡爱好者的梦幻逸品。

咖啡产地4:埃塞俄比亚

提到埃塞俄比亚,许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耶加雪菲”。耶加雪菲是位于埃塞俄比亚西达摩产区南部的一座小镇,气候凉爽且拥有高海拔种植区域,种出来的咖啡豆具有清爽的柑橘酸香,整体口感明亮轻盈,尾韵的茶感与前段果香结合后,会有宛若水果茶的品饮体验,让喜欢酸质明显的咖啡群体爱不释手。

咖啡产地5:肯尼亚

肯尼亚境内的咖啡产区与咖啡品种众多,加上优越的地理条件,土壤里富含铁质,让肯尼亚咖啡拥有独特的风味表现。与耶加雪菲的柑橘酸香不同,肯尼亚咖啡的酸质表现更偏向黑醋栗、乌梅,酸中带甜且富有层次,口感圆润饱满,尾韵会在口中残留些许焦糖感,品饮过程令人印象深刻,是许多咖啡爱好者的最爱。

咖啡产地6:苏门答腊

曼特宁咖啡产自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北部地区,因气候多雨潮湿,传统的干燥方式难以处理而采用“湿剥法”处理咖啡豆,而湿剥法能将咖啡豆的果酸含量降低,因此曼特宁咖啡的酸质较为柔和。此外,因苏门答腊当地盛产香料,因此曼特宁咖啡具有特殊的草本木质感香气,能品饮到黑巧克力般的苦甜滋味及醇厚口感,适合喜欢浓郁圆润的苦甜滋味的咖啡群体。

产地
酸感
甜感
苦味
巴西
哥伦比亚
夏威夷
耶加雪菲
肯尼亚
曼特宁

咖啡风味与处理法、烘焙程度的关系

除了咖啡品种、产地之外,咖啡风味还会受到处理法、烘焙度影响,接下来介绍四种常见处理法(日晒、水洗、苏门答腊式半水洗、蜜处理),以及三种烘焙度的咖啡风味,供读者参考。

咖啡豆处理法:日晒、水洗、苏门答腊式半水洗、蜜处理介绍

日晒处理法:层次丰富、风味平衡

日晒处理法是历史最悠久的咖啡处理法,处理过程是先将咖啡樱桃浸泡在水槽中,让未成熟的咖啡豆或瑕疵豆浮上水面,再将沉在水槽底部的成熟咖啡果实捞出,铺在露台上进行曝晒,大约需要27天~30天,把水分从60%晒到只剩下12%,再使用机器去除咖啡樱桃的果皮、果肉、果胶,留下带壳的咖啡生豆,最后检查并挑去瑕疵豆即可。

经日晒处理的咖啡豆,酸质柔和、甜感明显,带酒香发酵味,风味层次丰富且平衡,且水果的风味明确,属于咖啡新手都能接受的咖啡豆处理法。

水洗处理法:酸质明显、清爽干净

水洗处理法的处理步骤,是先将咖啡樱桃浸泡在水槽中,未成熟的咖啡豆或瑕疵豆因密度不足而浮上水面,去除浮豆后即可获得优质咖啡豆,有助于减少人工挑选的繁琐程序。将采收好的咖啡樱桃放入机器去除果皮与部分果肉,再将残留果胶的咖啡樱桃放在干净的水槽中静置发酵,利用浸泡发酵的方式去除剩余果胶。值得一提的是,在水洗过程中,未成熟的咖啡豆或瑕疵豆会因密度不足而浮上水面,去除浮豆后即可获得优质咖啡豆,有助于减少人工挑选的繁琐程序。

经水洗处理的咖啡豆,酸质明亮清爽,干净度表现优异,风味层次上虽略逊于日晒咖啡豆,但在品饮时较不易受杂味干扰,能够品饮到产地最原始的风味,适合喜欢酸质明显、风味干净的咖啡群体。

苏门答腊式半水洗:酸质沉稳、口感醇厚

又称为湿剥法,处理步骤如下:

  1. 通过水洗方式去除浮豆,筛选出优质咖啡樱桃。
  2. 使用机器去除果皮与部分果肉,之后将咖啡樱桃移至日晒。
  3. 待咖啡樱桃的水分降至30~35%,使用机器去除果肉、果胶、果壳,将咖啡豆移至日晒。
  4. 待咖啡豆的水分降至不易腐坏的程度,即可收起来保存。

目前市面上使用苏门答腊式半水洗的咖啡豆,以曼特宁咖啡最为知名,品饮起来层次丰富、酸质沉稳,口感也更为醇厚,若想进一步认识苏门答腊式半水洗的风味表现,不妨尝试曼特宁咖啡。

蜜处理法:甜感饱满、细致酒香

蜜处理法结合了水洗与日晒程序,但蜜处理的步骤更繁复:

  1. 通过水洗方式去除浮豆,筛选出优质咖啡樱桃。
  2. 使用机器去除果皮与部分果肉,并保留果胶,果胶保留的程度分为黑蜜、红蜜、白蜜。
  3. 咖啡樱桃的果胶部分会在日晒过程中产生黏性,需不断进行翻搅,确保咖啡樱桃水分降至约含水率12%,以免出现发霉情况。
  4. 日晒完成后,视发酵程度分为发酵程度较高的黑蜜、次之的红蜜,之后是白蜜。之后再使用机器或者再次使用水洗的方式去除咖啡樱桃的果胶,出口前剔除果壳后,即可收起来保存。

蜜处理咖啡甜感饱满、层次丰富,尾韵有细致的葡萄酒香,醇厚中仍保持干净度。若想尝试蜜处理咖啡,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萨尔瓦多都是蜜处理咖啡的常见产地,供读者参考。

咖啡烘焙程度:浅、中、深焙咖啡豆差异

和烹饪类似,咖啡生豆也像食材一样,需要经过烘焙才能展现其美好风味,而根据烘焙程度不同,咖啡豆可分为浅焙、中焙、深焙三种焙度,每种焙度的咖啡豆特色整理如下:

  • 【浅焙】:咖啡豆外表呈浅褐色,花果香气淡雅、酸质明显,口感明亮轻盈。
  • 【中焙】:咖啡豆外表呈栗子色,因为细胞壁结构经过烘焙变得脆弱,咖啡油脂从细胞壁间扩散而出少许的咖啡油脂,具有坚果、奶油香气,酸甜平衡,口感滑顺饱满。
  • 【深焙】:咖啡豆外表呈深褐色,在深度的烘焙下,咖啡的细胞壁变得更加脆弱,因此咖啡油脂更容易从细胞壁间扩散而出,咖啡豆表面形成油亮的视觉感受,风味带有烟熏、木质感香气强烈,苦味明显,口感浓郁醇厚。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