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道经智慧:企业家如何从"上善若水"中汲取管理启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道经智慧:企业家如何从"上善若水"中汲取管理启示?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304/05/3552233_1116026163.shtml

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研究《道德经》的热潮,充分展示了老子学说的深邃意境和丰富内涵。作为一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宝库,《道德经》为解决各种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启示。本文将从"上善若水"这一经典名句出发,探讨《道德经》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1. "上善若水"的真义

"上善若水"出自《道德经》第八章,原文如下: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 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句话流传甚广,但常见的解读往往将其简单理解为水的谦逊和利他性。然而,这种理解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1. 这种理解不符合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水可以生木,亦可以克火,克就是竞争、斗争、摧毁,所以,水并不总是顺从的。
  2. 在自然界中,水可利益万物,亦可摧毁万物,在人类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显著提高的今天,洪水、海啸仍是全人类的噩梦。
  3. 老子首次提出了"上善若水"的主张,以水语道,通过对水的诠释,让我们感知到无形、无味、无相并且不易察觉的大道本性,如果把"上善若水"仅仅解读为退让利他,显然不能彰显大道的本意。

我认为更准确的理解应该是:最高明的做事方法像水一样,擅长通利万物而不与万物碰撞式的竞争,居处于众人看不到好处的地方,故接近于道。

2. "上善若水"的三层境界与七项修炼

"上善若水"为企业家指明了提升思考维度的三个层次:善利、不争、居众人之所恶。同时,提升领导力需要在七个方面进行修炼: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水之所以能通利万物,是因为它与万物融为一体,存在于江河湖海,也渗透于金木火土之中,甚至存在于万物的细微之处。这种包容性和渗透性,使得水能够影响和调动万物,而没有私利。

老子在《道德经》第七章中提到:"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追求自身的生存,而是通过生生不息的万物来维持其存在。这启示我们,任何组织都应成为一个平台,让各种资源得以组合和利用。

3. 对企业家的启示

  1. 企业家应内外兼修,对外善待各方利益相关者,对内善待员工。企业是由员工组成的,企业家不应有私利,应与员工共利。

  2. 要成就一番事业,企业家必须认识到"天地无私"的道理。这要求企业家开阔心胸,提升格局,培养社会良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致力于与员工共生共荣。

  3. 树立"天下无私"的理念后,企业家能够妥善处理企业间关系,合理分配经济利益,尊重员工的权利和尊严。这将激发员工的凝聚力,使企业能够调动更广泛的社会资源,实现持续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