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个成语| 虚与委蛇
每天一个成语| 虚与委蛇
xū yǔ wēi yí
虚与委蛇
一、'虚与委蛇'的含义
虚:意思是虚假、不真实。
委蛇:意思指随意应付、敷衍搪塞的态度,类似于蜿蜒游走的样子,用以比喻不真诚、不直率的行为。
虚与委蛇:意思指待人处事没有真心诚意,只是在表面敷衍应酬。常用于形容人在表面上做出一些空洞的承诺或表示支持,但没有真正付诸实际行动,只是敷衍了事或虚情假意。多用于贬义场合,形容一种表面功夫,虚伪的态度。
需要注意的是,“虚与委蛇”中的“蛇”字读作“yí”,而不是常见的“shé”。这是因为“委蛇”在古代有“弯曲延续”的意思,和现代的“逶迤”相似,因此正确读音为“wēi yí”。
近义词:敷衍了事、虚情假意、心口不一
反义词:推心置腹、真心实意、坦诚相见
二、'虚与委蛇'的出处
成语“虚与委蛇”出自《庄子·应帝王》:“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与之虚而委蛇”。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给他展示的并不是真正的道法,而是与他随机应变又顺其自然,使他无法捉摸到真实情况。
战国时期,郑国有一个叫季咸的神巫,能占算人的生死祸福。列子见了他之后被他的技艺所折服,认为他的道术比自己的老师壶子更高深。
老师壶子听说过后,让列子把季咸请来会面。季咸三次为壶子看相,却得出三个完全不同的结论,这是因为壶子通过一种“虚而委蛇”的方式与季咸交流。这种方式并不是直接展示道的本质,而是通过虚无和顺应来迷惑对手,使得季咸无法真正判断他的真实情况。最后季咸只得落荒而逃。
经过这次经历,列子意识到自己之前的理解是肤浅的。他明白,真正的道并不是通过外在的技艺和技巧来体现的,而是通过一种内在的虚静和无为来实现的。
“虚而委蛇”这个成语由此而来,字面意思是“虚情假意,敷衍应酬”,常用来形容对人表面应付,没有真心诚意。提醒我们在与人交往时要注意真诚和坦率。同时从故事中我们可以领悟到,“虚而委蛇”不仅是一种应对策略,也是一种哲学思想,强调顺应自然、随机应变的重要性。
三、'虚与委蛇'的示例
他对人的态度总是虚与委蛇,让人难以捉摸他的真实想法。
在某些社交场合中,人们常常会虚与委蛇地相互应付着。
虽然他表面上对每个人都笑容可掬,但实际上他只是在虚与委蛇,并不真心实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