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应急管理专业分析
名校应急管理专业分析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应急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相关政策法规的完善也推动了应急管理专业的发展。许多高校在这一领域不断创新课程体系,提升教学质量,以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应急管理人才的需求。应急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具备风险识别、应急预案、现场指挥、灾后恢复等能力的专业人才。该专业融合了管理学、公共安全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为应对复杂的突发事件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主要院校应急管理专业情况分析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应急管理研究历史悠久。2020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北京大学和国内其他部分高校一起,率先在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建设独立的应急管理二级学科。应急管理专业依托北京大学在公共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以及其他各种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多学科背景和雄厚师资优势,致力于与为中国和全球培养既具有理论素养也具有专业技能的复合型和领袖型应急管理人才。
应急管理专业现有教师6人,包括教授4人,副教授1人,助理教授2人。主要教研与人才培养方向有“应急管理基础理论与方法”、“应急管理政策分析”、“大数据与智能应急管理”、“比较应急管理”;具有硕士生、博士生培养体系,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西北大学
2020年,西北大学作为首批试点学校位列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首批应急安全智慧学习工场暨应急管理学院建设名单中。同年4月17日,西北大学成立应急管理学院,挂靠公共管理学院。通过组建“一带一路”应急管理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与应急管理特色智库,打造应急管理科研高地,加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智库建设、产教融合、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建设。学院将专注培养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等各类组织亟需的应急管理人才,促进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地质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医学、地理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培育新的科研和学科增长点。
西北大学在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应急管理硕士、博士培养方向,2021年3月,应急管理本科专业(理科招生)获批,进而形成了“本-硕-博”完整的应急管理人才培养体系。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应急管理学院于2020年成立,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建设,与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共同开展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旨在为国家应急管理事业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为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撑。
上海交通大学作为首批“应急管理”二级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试点单位,在现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置应急管理二级学科,并已招收首批应急管理博士生。应急管理学院学院首创“实践导师-学科导师-领域导师”三导师制,研究方向将聚焦于城市风险评估与治理、城市应急响应与策略、新兴技术风险与治理等三方面。学院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优秀的教师队伍,在学科的理论、方法以及交叉学科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合作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成立于2019年,是为对接公共安全战略与应急管理的重大需求而成立的一所高度交叉融合的学院。学院由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系和管理学院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系、中国应急管理研究中心组建而成。以中国应急管理研究中心、湖北省危机与灾害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安全预警与应急联动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创新发展研究院等重点科研基地为平台。
学院现设有安全科学与工程(湖北省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安全工程、工程管理、公共管理等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安全工程(首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应急管理(国家首个专业建设点)、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3个本科专业,形成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