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解析重庆“胖猫”事件中的舆论:情绪宣泄的失控与赛博悼念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解析重庆“胖猫”事件中的舆论:情绪宣泄的失控与赛博悼念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77640801_121124034

"五一"期间,当人们都沉浸在假日的喜悦中时,一名21岁男孩"胖猫"跳江自杀的悲剧呈现在大众面前。男孩因为游戏打得好,从事代练工作。"胖猫"是其游戏ID。据胖猫姐姐公开的聊天记录显示,弟弟之死与其女友有着密切关系。

媒体编码:性别话题凸显,催化意见冲突

如果说有什么议题可以轻易引发大规模的群情激奋,或是双方阵营你死我活的激烈对峙,性别议题无疑当属其列。

本次事件中微博对于扩大矛盾账号的处理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话语场中群体极化、男女群体对决现象愈演愈烈,"性别对立"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以及网络文化问题之一。胖猫事件背后存在着固有的性别矛盾,以此为契机展开的对男女关系中的金钱关系、性别意识等问题的讨论迅速升温,并不可避免地从幽默、调侃发展到贬损、歧视,甚至网络暴力。

一方面,从互联网生态来看,部分媒体账号、关键意见领袖、普通用户等不同生态位的互联网角色,织就了一张剑拔弩张的舆论网络。随着平台经济"流量拜物教"的驱使,凡是能吸引关注以及随之而来的"流量"的性别对立争论乃至"骂战",均成为攫取利润的工具,性别对立如火燎原般迅速蔓延。火上浇油的是,本次事件中,部分媒体的叙事焦点背离中心议题,使"深情""舔狗""PUA""捞女""恋爱脑"等关键词成为话题发酵的助燃剂,引导公众对事件进行性别化解读。如果熟悉传播学的话,便可以在本次事件中窥见媒体在性别话题中发挥着设置议程的重要作用。在部分意见领袖眼中,用户在好奇、兴奋、激动情绪驱使下的点击率、浏览量、阅读量以及评论量具有强烈的商品属性,一再印证了以性别对立为名对大众的注意力收割。

另一方面,从微观个体来看,传统的性别意识正在被进一步解构,社会个体化意识不断增强,愈加注重个人幸福与利益的诉诸、个人自由的追求。同时,随着各类性别运动在国内的蓬勃发展,男女群体双方看待彼此群体的观点被逐渐颠覆。在胖猫事件中,许多网友不自觉地对号入座,感同身受,参与论战,这样的个人意识亦受到媒体高度关注,并被进一步放大。公众讨论生发媒体议程,媒体接收其"反向议程设置"并将其作为信源。然而,两者并没有形成良性的复合互动关系。相反的,网络中更多的则是宣称曝光所有聊天记录、叫嚣着让谭竹一命换一命,或是阴谋论事件反转的自媒体,使得舆论失焦的涟漪不断向外荡开来。

由此,一个暗含诸多敏感议题的事件,使得虚拟情绪流在社交网络中汇聚、传导、扩散,最终形成情感共鸣。然而这种共鸣仍然被主客间性的阴云笼罩,在某种程度上是有损于主体间性及其对话的。有人说:"为什么刚发生的"小冰冷"(女性)为情自杀事件无人讨论,反而如此大张旗鼓地关注胖猫""希望女生被pua、被辜负、被骗钱自杀后,你也能跳出来呼吁大家要保持冷静""社会上那么多女性被骗被杀害,有哪一例能有这么多热度"......公众的主体性与价值理性思考逐渐削弱,致使迈向理性舆论空间的路上依然迷雾叠嶂、关山难越。

群体效应:情绪涌动与变味的赛博悼念

死亡让肉体消亡,而媒介却固定了用户的行为痕迹,使之成为可被审视、可被传播的"互联网标本"。

从公开的聊天记录看,胖猫很舍得为女友花钱,这些钱不仅是辛苦代练挣来的,还是胖猫一次次吃10元外卖省下来的。轻生前一天,胖猫还给女友转账66666元,并备注了"自愿赠与"。他曾将平台签名设置为:"我不要吃菜,我要吃麦当劳",被人们视作他生前最后的愿望。

胖猫在网络空间留下的行动痕迹,承担了"遗挂犹在壁"的角色,成为唤起同情、触发愤慨的媒介物。众多网友纷纷自发点外卖送到重庆长江大桥,作为对逝者的祭奠和哀思。

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认为,互动仪式构成了社会和群体的动力来源,高度的相互关注和情感连接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与认知符号相关联的成员身份感,并为参与者们带来了情感能量。胖猫悼念仪式的行动者既包括线下空间的参与者,也包括社交媒体上围绕话题互动的参与者。线上线下的互动仪式相互形塑、有机联动,使分散的个体在紧密而发散的社会网络之中,在情绪的刺激和驱动下实现串联,凝聚成为"情感共同体"。一时间,悲伤、祝愿、惋惜等正面或负面情绪互相激发并持续扩散,人流如潮纷纷涌入这场纪念仪式,构成现实空间与赛博悼念相结合的"奇观"。

随着参与的人越来越多,"胖猫"话题不断冲上热搜,有了更大的曝光度。很快,长江大桥桥头人行道上堆满了奶茶、汉堡、鲜花等各种物品。更有甚者快速组建起"胖猫超话",还为胖猫开辟了"粉丝站"。

然而令人错愕的是,很快有人发现,各地网友花钱点的外卖,部分送来的竟是空包、白水,涉事的门店还多为蜜雪冰城、茶百道、华莱士等知名连锁名牌,引发网友更大的愤慨。

诚然,悼念的出发点是心痛与哀怜。但后续的系列事件却让这场以同情为名的悼念变了味。源源不断的外卖引发的道路拥堵与食物浪费已然造成实际的社会影响,而与"空包外卖"有关的诸多外延因素的曝光与话题的接入,也使舆论产生变焦与偏移,衍生出多个"子议题"并引发次生舆情,善意的释放逐渐演变成荒唐的闹剧。

回归理性:塑造良性平衡的舆论空间

"胖猫"轻生的悲剧,令人同情且惋惜,但事实真相究竟如何,目前都只是单方说法,还无从判断。因此,惋惜之余,我们还是得回归理性,思考如何在情绪洪流中保持自我主体性和否思能力,避免让自己的某些行为使本就悲惨的生命处在另一种"悲惨"中。

作为社会公众,须培育自身省思性的媒介素养,从"自在"的平台用户转变为"自为"的、数字文化自觉的网络公民。不陷入任何二元对立的思维泥淖,不在盛怒之下发表任何言论,不被个人化自我实现中所谓的消费自主、选择自信、骂战自由所误导与限制。

另外,在乐观于意见表达民主化的同时,也需警惕非理性对话与偏见的对抗,防止网络空间从公共利益的交汇之地沦为情感流放和加剧社会疏离的场域,共同打造健康、有序、晴朗的网络生态。

参考文献

[1]曹晋,代诗眸."赋权"抑或"负权":传播新科技与社会性别权力关系的建构研究[J].新闻与写作,2022(11):5-17.

[2]袁梦倩.建构作为纪念空间的"延乔路":内容策展、互动仪式与数字记忆实践[J].新闻界,2022(11):26-42+53.

[3]杜智涛.从围观到失序 "吃瓜"舆论场的"次生舆情"形成与演化[J].人民论坛,2020(27):108-111.

[4]澎湃新闻评论:网友为"胖猫"点外卖,不该被商家糊弄.

[5]新京报评论:"胖猫"跳江自杀事件,法律能做些什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