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美国神经病学学会总结:保护大脑先答十问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美国神经病学学会总结:保护大脑先答十问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lifetimes.cn/article/4LQnAFgxSoH

近日,美国神经病学学会发布的《神经病学新问题》指出,在人的一生中,大脑最容易受到十种因素的影响,大家不妨问自己十个问题,如果都能尽力做到,大脑将更富有活力。

睡眠:你能获得充足睡眠,起床后感到身体舒服、精神饱满吗?

睡眠是护脑的重要方式。睡眠期间,身体能得到充分休息,大脑开始整理白天的信息,并将脑组织产生的代谢废物清理掉。若长期熬夜、失眠、睡眠中断,会使脑细胞的神经网络交流变慢,进而影响思考、反应等感知能力。美国波士顿大学研究发现,长期失眠会增加患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风险。

应对策略:很多人晚上入睡前有刷手机的习惯,就算很困也要强撑着玩一会儿,可能导致越来越精神,不知不觉开始熬夜,影响睡眠质量。建议睡前尽量不看手机,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中午闭目养神或睡15分钟。此外,某些药物有中枢神经兴奋作用,如平喘药氨茶碱、抗焦虑药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等,为防止影响睡眠,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

情绪:你是否经常感到焦虑?

焦虑、抑郁、悲伤、愤怒等负面情绪就像一把把利刃,会在大脑上“划下伤口”。在这些情绪的作用下,交感神经被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处于活跃状态,分泌大量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身体处于战斗或逃跑状态,可出现出汗、心悸、手抖。若长期处于不良情绪中,会导致注意力、认知能力、记忆力、学习能力严重下降。

应对策略: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难免会产生负面情绪。此时,不妨试着转移注意力,如走出令人压抑的环境、与朋友诉说、听听音乐,或到空旷无人处喊出来。心情放松了,快乐激素多巴胺分泌量就会增多,人也会变得积极起来。

饮食:你是否补足了营养?

营养好才能“老而不衰”。大脑正常运转,离不开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健康脂肪等营养素的供给,它们参与神经细胞、髓鞘的构成,神经突触的产生,以及新蛋白的合成。若长期挑食、偏食,脑细胞容易“营养不良”,导致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增加,出现健忘、认知功能下降。

应对策略:Mind饮食是医学界公认的“健脑饮食模式”。这种饮食鼓励每天都要吃绿叶蔬菜,还要吃些其他蔬菜,最好选择营养丰富但热量较低的非淀粉类蔬菜,如西红柿、西兰花;每天要吃3份(生重90克)全谷物,如燕麦、藜麦;每周至少吃两次浆果,如草莓、蓝莓;每周至少吃5份坚果,一份约10克;每周至少吃一次鱼,推荐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沙丁鱼、鳟鱼等;每周至少4顿饭要有豆类,如扁豆、大豆;一周至少吃两次鸡、鸭等禽肉;推荐把橄榄油当作烹饪主要用油,如不习惯,可用山茶籽油等代替。同时,建议少吃黄油、乳酪、红肉、煎炸食物、糕点和糖果等。

锻炼:你是否将运动融入生活?

大概从50岁起,大脑中的海马体体积每年萎缩1%~2%,这会导致记忆力和执行功能逐渐下降。不过,大脑具有可塑性,长期规律运动可保护重要脑区,改善脑血容量、神经突触和神经功能,降低患脑部疾病的风险。

应对策略:开心、适度地运动最重要,跑步、快走、游泳等,只要喜欢都可以。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或75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运动时注意控制心率,以不超过“220-年龄”的60%~80%为度。开始锻炼时,可把运动时间和强度放低,身体适应了再逐渐增加。

社交:你是否与亲密的朋友或家人定期联系,并能得到足够的支持?

人在交流时,无论是解读对方语调、表情、动作、潜台词,还是快速组织语言回应,都需要大脑语言中枢、情感中枢、逻辑思考中枢、动作和表情控制中枢协调完成。如果长期不进行交流沟通,人不仅会感到压抑,脑功能也会逐渐衰退。

应对策略:学会主动和朋友、家人聊天,找话题、多探讨、耐心听。日常还可以经常参加聚会、兴趣班或社团,和伙伴们聊成一片、玩到一块。高龄老人或行动不便的病人,家人可常带他们出门,创造交流机会。需要注意,不要过分依赖网络社交,尽量面对面交流,能让大脑更兴奋。

创伤:你是否做好了安全防护?

因外部撞击导致的脑外伤,如交通事故、高空坠物、跌倒、运动意外伤害等,可能损害脑部功能,引发意识、语言、情绪、记忆、运动功能障碍。

应对策略:很多脑外伤是可以预防的。日常要保证安全出行,乘车系好安全带,避免酒驾、疲劳驾驶,有车家庭要为孩子安装安全座椅,骑车、玩滑板等要戴头盔。雨雪天气出门时,要穿防滑鞋,少走有积雪、积水的地方。家中有老人或行动不便者,要安装扶手、铺设防滑砖,排查可能引发跌倒的因素。

血压:你是否测出过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或血压波动大,会使血管弹性越来越差,增加大脑炎症因子的释放,容易引起脑血管病变。不论是基底节小血管、脑干,还是大脑皮层的脑血管病变,都会影响大脑功能。如果血压猛然升高,还会引起脑出血,致残、致死率很高。

应对策略:保护大脑要保证血压处于正常范围内,不能忽高忽低。正常血压应低于120/80毫米汞柱,120139/8089毫米汞柱属于正常高值,一旦超过140/90毫米汞柱即为高血压。高血压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改善生活方式,坚持用药,定期监测,发现血压异常波动或头晕、颈部发紧,要尽快就医。

家族病史:你的家族中是否有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遗传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很大,如果祖父母、父母、兄弟姐妹中有多位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病患者,自己也可能携带患病基因。这些疾病容易损害脑健康,比如血糖长期偏高会损伤血管内皮,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逐渐狭窄,引发脑血管病变;神经系统疾病可使大脑神经元功能发生异常,导致智力下降,增加脑卒中风险。

应对策略:遗传因素虽然无法避免,但可以通过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低盐低脂饮食,坚持运动,定期体检,监测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将疾病对身体的伤害降到最低。

疫苗:你重视接种疫苗吗?

接种疫苗不仅可以预防传染病,还能防止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对于避免疾病引发的永久性脑损伤至关重要。

应对策略:接种流脑和乙脑疫苗,可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流行性乙型脑炎;卡介苗可预防结核病,虽然不直接保护大脑,但结核菌可通过血脑屏障定植在脑底部位,一旦感染,可引起结核性脑膜炎,威胁大脑;流感高发季来临前,建议注射流感、肺炎疫苗,防范因重症肺炎引发脑炎。

污染:你是否吸烟、被迫吸二手烟,或住在空气或水污染地区?

烟草中的有害物会损害海马结构和额叶皮层,其与记忆密切相关,因此吸烟者或长期受二手烟毒害的人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空气污染物,尤其是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能通过血液循环破坏血脑屏障,损伤神经系统。一些地区不重视污水净化处理,水中汞、铅等超标,若居民长期饮用,可影响认知和记忆功能。

应对策略:空气质量差时,尽量减少外出,出门戴口罩;做完饭,抽油烟机继续开10~15分钟再关闭;吸烟者尽早戒烟,不吸烟者发现室内有人吸烟,尽量远离;政府应继续加大空气、水污染治理力度,为居民创造更健康、宜居的生活环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