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发生冲突时,最有水平的处理方式,是这样的
和人发生冲突时,最有水平的处理方式,是这样的
踏入这个现实社会,若想在这广阔的天地有所作为,为人处世的基本要领必须要掌握。
若将社会生活简单化,其实就是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光有自身的实力却得不到别人的认可,那也难有出头之日。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里讲:
在与人相处时,要切记:与我们交往的不是纯粹按道理或逻辑生活的人,而是充满了感情的,带有偏见、傲慢和虚荣的人。
与人相处本身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你根本无法看清对面那个人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样的,唯有把握好自己的行为,才不会吃亏。
所谓人情世故,就是一个人的情商体现,情商更多的是后天的经历和锻炼,情商高的人总有一种无形的亲和力,他的一言一行总能让人觉得“恰到好处”,你总能在一件件小事中看出他与其他人的差距。
生活的压力往往令人难以顾及什么人际关系,大多只是附和逢迎,大不了自己吃吃亏,以这种方式来换取别人的认可。
其实,这也是一种不得已的办法,有时候我们没有精力去思考如何处理好一些冲突。
人和别人发生冲突的时候总是暴露本性的,要么是委曲求全,要么是寸步不让。
其实,在冲突中更能显现一个人的水平如何,和人发生冲突时,最有水平的处理方式,是这样的。
保持冷静,不动怒气
冷静永远是行事之道,只有在冷静的时候人才能做出理智的决定,这是一种最基本的道理。
可真正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不少人在平时确实能冷静又理智,甚至能保持常人难有的决断力,然而一旦发生冲突,情绪就会掩盖理智,怒火一旦上头,就会不顾一切、失去理智。
发生冲突后第一时间要做的就是冷静下来,这样才能仔细分析形势,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
发生冲突后冷静下来,这是常人难以拥有的心智,这是一种情绪自控能力的体现,更是个人水平的展现。
冲突就意味着矛盾,当双方都不认可对方的意见,甚至试图改变对方的想法,难免就会动怒。
人一旦动怒,他的心智就会受影响,无论是判断能力还是大局观都会有所下降,只会盯着某件事不放,显然这不是处理冲突应有的方式。
只要人冷静不下来,矛盾就没有解决的希望。
主动让步,以退为进
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书于后寄归。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其后邻人见状,亦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
六尺巷的故事家喻户晓,张文端公的处事方式令人钦佩,其实这就是典型的“以退为进”,主动做出让步,让矛盾迎刃而解。
冲突的发生,很多时候都并不是因为人们在乎那点利益,而是看不惯对方的行为。
“凭什么他占便宜我吃亏”的思想根深蒂固,觉得自己就是要争一口气,让出利益就是服输,对方今后必然处处都压自己一头。
以退为进的策略就在于主动让出自己的利益,一场冲突能够被化解,即便损失利益又如何。
人的目光应该放长远,要懂得取舍,放下眼下的“芝麻”,收获今后的“西瓜”。
换言之,即便赢了一场冲突又如何,那也是树立了一个敌人,与其如此倒不如以退为进,化敌为友。
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冲突的发生,必然是因为自身利益受到了侵犯,有时是实质性的利益,有时是名誉上的损失。
人人都有一种自我保护意识,在这种意识下很多人都忘记了考虑别人的感受,以至于越闹越大。
以自我为中心是一种潜意识,一旦这种潜意识占据了主导地位,你的生活就自然矛盾频发。
将心比心是一种智慧,发生冲突的高水平解决方式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从别人的角度入手去解决。
想一想,对方想要的是什么,对方应该得到的是什么,我能给到的最大限度又如何,反向思考,正向解决。
化解冲突的最好方式就是用感情,其次才是利益平衡。
有时候,我们难以做到“一碗水端平”,利益分配有时候确实难以平等化。
而用感情去化解矛盾就不一样,即便自身有所损失也会甘之如饴,将心比心是一种大智慧,也是一种胸怀和格局,从对方的角度去感同身受,你也许就能找到矛盾根源。
人的一生中确实会发生不少冲突,每一场冲突也都是一种经验教训。
有的人吸纳这些经验教训,一点点完善自己,有的人则在一场场所谓的“胜利”中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占据上风,别人都不敢招惹自己。
其实从根源上来说,谁都不怕谁,大家都是有血有肉的人,只不过是对方不愿意撕破脸选择了让步。
一场冲突的最好结果是双方握手言和,其次则是双方达成一致,记住做人做事要以和为贵,记住和气生财。
本文仅供娱乐,请勿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