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清代祭祀功臣的场所:京师贤良祠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清代祭祀功臣的场所:京师贤良祠

引用
1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n/2024-02-29/detail-inaksqvm1494793.d.html

北京地安门西大街有一座不对外开放的清代古建筑——京师贤良祠。这座始建于雍正年间的祠堂,是清代祭祀对国家社稷有功的王公大臣的重要场所。

贤良祠大门现状

地铁六号线北海北站,是通往北海公园、什刹海的重要枢纽,平时游客如织。但匆匆过客,很少有人去关注紧邻地铁站的一座古建。其大门就在地安门西大街路边。面阔三间,大红的宅门和覆满绿琉璃瓦的殿顶,透着不凡气质。这里就是清朝祭祀对国家社稷有功的王公大臣的场所——贤良祠。

清代京师有贤良祠,各地方也有。所以今天在网上检索“贤良祠”,会出来多地结果。地安门西这处建筑,就是京师贤良祠。其于雍正八年(1730年)由清世宗颁谕敕建。整体建筑群布局严谨、恢宏大气、内涵深厚。由南至北依次为大门、碑亭、仪门、正殿等,以及治牲所、宰牲房等附属建筑。祠内立有清世宗御制贤良祠碑,并有御书额曰“崇忠念旧”,具有较高文物价值。

自雍正至宣统,京师贤良祠共祭祀178人(一说177人),其中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允祥、图海、傅恒、福康安、曾国藩等。由此,入祀贤良祠成为清廷奖赏有功之臣的重要方式之一。王公大臣也以身后能够入祀贤良祠作为荣耀。这一祭祀传统,对于研究中国历史上的祭祀文化有着重要价值。

贤良祠在20世纪30年代曾被宛平县借用,40年代曾开办女子职业学校,后由中华女子学院管理使用。目前整个建筑群保存尚好,腾退工作进展顺利。

小贴士

贤良祠目前并不开放。但游客在路边拍照很方便。要想将大门与两侧碑亭都完整拍下来,可以至贤良祠路南,从正对面拍效果更佳。而这个位置的东侧就是北京考古研究所,从大门口可以一窥北海“西天梵境”壮观的琉璃阁。

本文原文来自新浪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