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邻听心声,倾心相助”邻里互助支持小组 | 社工案例计划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邻听心声,倾心相助”邻里互助支持小组 | 社工案例计划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71506551_491282

“邻听心声,倾心相助”邻里互助支持小组是大沙街“双百工程”社工站为大沙北社区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及一般群体设计的支持性小组。通过搭建邻里交友平台,促进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与一般群体之间的互动交流,互帮互助,扩大组员的人际圈,丰富其邻里互助支持网络。

背景介绍

大沙北社区主要以廉租房和商品房为主,共有11个单元小区,其中7个属于老旧小区。廉租房居住居民大部分是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根据调研了解到大沙北社区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的主要类型为残疾人、空巢老人、低保和独居老人,社会支持网络较为薄弱。同时根据合作方访谈了解到社区内的部分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主要缺乏资源,非正式支持较差。

理论分析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认为,社会支持是影响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因素,也是个体社会适应性的考评维度。社会支持从性质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客观社会支持,另一类是主观社会支持。以社会支持理论取向的社会工作,强调通过干预个人的社会网络来改变其在个人生活中的作用。

小组基本情况

  • 小组名称:“邻听心声,倾心相助”互助支持小组
  • 小组对象:大沙北社区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及一般群体
  • 参与人数:8人,共开展6节
  • 小组类型:支持性小组

小组目标

  • 总体目标:通过搭建困难群体和特殊群体的邻里交友平台,促进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的互动交流,扩大人际圈,丰富其邻里互助支持网络。
  • 具体目标
    1. 90%的组员在小组中至少结交2名好友。
    2. 90%的组员能在小组中相互分享感受,互动交流,共同完成小组任务。

招募方式

通过社区走访邀请、电访邀请、颐康中心工作人员推荐邀请、发布招募信息自愿报名等方式招募组员。

小组服务计划

第一节:我的自画像-相互认识

  • 小组目标:促进组员相互认识,初步建立关系,制定小组契约。
  • 小组内容
    1. 组员签到。
    2. 开场介绍。社工自我介绍,介绍小组目的,讲解小组活动内容及注意事项。
    3. 自我介绍。社工引导在场每一位成员进行自我介绍,内容包括姓名、年龄、居住地址、兴趣爱好等,并告诉组员要认真倾听其他成员的自我介绍,相互尊重及对组员的信息进行保密。
    4. 破冰游戏“组员眼中的自己”:各位组员各自领取材料,进行自画像。自画像结束之后,将画像打乱,组员相互抽取并描述其他组员的自画像。描述之后由本人进行补充信息及这样作画的意义。
    5. 订立小组契约。社工让小组成员先行讨论,大家一起给本次小组制定小组契约,社工与组员共同遵守,如小组不能迟到早退,有特殊原因不能出席要提前请假等。讨论结束后,社工汇总组员的契约建议,最终确定小组契约。
    6. 总结本节,预告下节小组内容。

第二节:心声倾诉-建立信任

  • 小组目标:通过游戏方式促进组员分享开心和难过的事情,促进组员了解倾听和分享的重要性,促进组员关系进一步了解,为组员的邻里互助支持奠定基础。
  • 小组内容
    1. 社工讲解本节小组内容和目标。
    2. 引导组员通过“我有你没有”游戏来分享亲身经历开心或者难过的事情,促进组员之间更好的建立关系。游戏“我有你没有”:每个人有十个手指头,当组员说到我有...的时候,其他组员没经历过,就要下去一根手指头,当所有人说完后最后剩余手指头最少的失败。社工讲解好游戏规则,确保每位组员都清楚游戏规则,游戏分为开心和难过两轮,决出两名失败的成员,分别给两名获胜的组员捶背。
    3. 社工引导组员在平时的生活当中也可以通过游戏方式来舒缓自己的情绪,说明本次游戏的意义在于分享自己的感受,其他组员聆听感受,相互支持。
    4. 总结本节小组,预告下节小组安排。

第三节:齐心协力-团队合作

  • 小组目标:引导组员共同完成游戏,促进组员之间的团队合作,互帮互助,认识到邻里帮扶重要性。
  • 小组内容
    1. 回顾上节小组内容,说明本节小组内容.
    2. 社工说明“齐心协力”游戏规则,引导组员自行讨论完成该项游戏的方法,直到游戏完成。“齐心协力”规则:所有组员经过齐心合作,将一颗“流落”在外的乒乓球顺利运回到指定位置,期间乒乓球不允许掉落,掉落之后只能重来,直到顺利完成为止。
    3. 社工分享在组员合作完成本次任务的表现,并引导组员分享其在游戏中的感受,让组员感受到团队合作、相互支持的重要性。
    4. 总结本节小组,预告下节小组安排。

第四节:DIY环保袋-增进支持

  • 小组目标:通过手工制作环节,提升组员自己动手能力,促进组员互动交流,增强组员的凝聚力。
  • 小组内容
    1. 回顾上节小组内容,引出本节小组安排。
    2. 社工示范环保袋DIY方法,并发放相关材料、道具等,提醒注意安全和使用方法。
    3. 组员自行DIY环保袋,期间如有需要协助的,社工引导组员主动求助,互帮互助。
    4. 成品展示,邀请组员分享制作感受。
    5. 总结本节小组内容,预告下节小组安排。

第五节:互助小心愿-互助分享

  • 小组目标:通过心愿互助的形式,拉近组员之间的距离,增强邻里互助支持。
  • 小组内容
    1. 回顾上节小组内容,引出本节小组安排
    2. 社工与组员讲解心愿互助卡,组员可以在纸上写下希望XX组员帮其实现的心愿(但心愿形式不包括利益来往),比如我希望XX组员帮我倒杯水、我希望XX组员帮我捶个背、我希望XX组员帮我绑头发等,都是比较容易解决的小心愿。
    3. 组员填写好心愿卡,并指定组员实现,若遇到一些无法实现的心愿,社工会从中会做一些引导,便于组员实现心愿。
    4. 社工引导组员分享感受,帮助和被帮助的感觉。
    5. 总结本节小组,预告下节小组安排

第六节:回顾总结-小组结束

  • 小组目标:引导组员回顾小组整体过程,加强组员之间关系,巩固小组的非正式支持。
  • 小组内容
    1. 回顾整个小组内容,引发组员思考在小组中的收获。
    2. 社工引导组员分享其在小组期间的所获所得及改变情况。进一步加强和巩固组员的坚持与成效,并鼓励组员在小组结束后仍能相互保持联系,互帮互助,发挥邻里互助支持。
    3. 对于全勤的组员发放礼品。
    4. 组员填写满意度调查。
    5. 组织组员拍合照。
    6. 对于存在离别情绪的组员,正确处理其情绪,结束小组。


小组大合照

服务过程

  • 小组筹备阶段:社工通过整合大沙北社区资源,了解到大沙北怡德苑颐康中心的场地资源较好。社工与颐康中心工作人员协商场地借用事宜,以及与其说明场地使用服务开展类型,确定时间、服务内容等。另外,邀请颐康中心工作人员邀请推荐合适的组员参加本次小组,社工同步邀请组员。在确定了组员之后,社工提前准备小组中物资,在小组开始前做好组员的提醒工作,前期筹备工作充分,共有8名组员表示会参加本次小组。
  • 小组开始阶段:社工通过对小组内容、小组目标的介绍,促进组员对小组的了解及认同感。同时通过自我介绍、“我的自画像”、“组员眼中的自己”环节,促进社工与组员、组员与组员之间的关系初步建立,增加信任感。社工期间扮演领导者的角色,帮助组员尽快建立关系,消除陌生感。
  • 小组中期转折阶段:社工引导组员通过“我有你没有”游戏环节,互诉心声,进一步加强组员之间的熟悉度,且通过游戏环节更能让组员放松心情,更好的融入小组。另外,社工通过齐心协力环节,促进组员之间更多的互动交流,团结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组员的关系走向紧密,沟通和协作能力提升,认识到邻里帮扶的重要性。在这一阶段,社工由领导、决策者的角色转化为协助者和引导者。
  • 小组后期成熟阶段:社工引导组员进行环保袋DIY及小心愿互助环节,小组领袖逐渐把握小组活动的进程,小组组员能够自行制作,在制作过程中组员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更加紧密,互帮互助,增强了小组凝聚力。在这一阶段,社工的权利位置退到了边缘位置,成为一个“旁观者”。
  • 小组结束阶段:对于有离别情绪的组员,社工表示接纳与支持。社工引导组员分享参加小组的感受和想法,肯定组员在小组中的变化,鼓励组员在小组结束后也可以继续保持联系,发挥邻里互助支持。在这一阶段,社工的角色又回到了小组的中心地位。

总结评估

  • 评估方式
    1. 小组通过组员问卷满意度调查法收集组员的交友情况、对小组满意度情况,评估小组目标达成情况。
    2. 在小组开展过程中通过现场观察,观察组员对于小组任务的完成度等进行评估,评估小组目标达成情况。
  • 目标达成情况
    1. 社工通过回收组员的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小组的目标1已经达成。社工发放7份问卷调查,回收7份有效问卷调查,其中有5份问卷显示组员在小组中有认识6位以上的朋友;有2份问卷显示组员在小组中认识4-5位朋友。因此,通过对问卷结果分析,100%的组员在小组中结交4-5名及以上好友,目标达成。
    2. 社工通过在小组过程中组员的互动情况、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估,社工认为小组的目标2已经达成。社工在小组过程中的心声倾诉、齐心协力、环保袋DIY、小心愿互助等环节,观察到组员大部分都有所变化,组员之间的互动交流、紧密性也在不断加强。从一开始组员对于小组和环境的陌生,较少发言,到后面能够积极主动分享自身的感受、经历,组员之间也会互相合作完成小组任务。如组员李阿姨一开始较为沉默寡言,在小组中期开始愿意分享自身的感受和经历,与各位组员都能交流看法;组员在齐心协力环节,各位组员都能够团结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在环保袋制作环节,组员之间也会互相帮忙,先完成的组员会帮较慢的组员。因此,100%的组员能在小组中相互分享感受,互动交流,共同完成小组任务。该目标达成。

专业反思

本次小组采用社会支持理论,社工能够利用社区的场地资源为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提供服务,在服务过程中,组员能够了解到该社区的相关政策资源,如本次小组在大沙北颐康中心开展,组员刘阿姨就是通过本次小组了解该场地及相关政策,并成功解决其对于居家养老服务的一些疑惑和问题。另外,通过小组,组员能够认识到一些兴趣爱好相同的邻里,增加友谊,增强邻里互助支持网络。本次小组所运用到的技巧包括积极倾听、澄清、总结等技巧,及时肯定和认可组员,做好积极引导,鼓励不善发言的组员积极发言,以便更好融入小组当中。但在本次小组过程中,社工也存在一些不足,社工应该在招募组员时进行筛选,了解到组员对于小组的适配度,这样才更能凸显小组的成效。开展社区工作,应该注意什么事项?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