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隋炀帝的小舅子,却成为唐朝宰相,死后留下一个显赫家族
他是隋炀帝的小舅子,却成为唐朝宰相,死后留下一个显赫家族
唐朝初年,出现一个奇观:八位宰相,竟出自同一个家族,兰陵萧氏南梁房,他们被时人称为“八叶传芳”,当时甚至一度有李家天下萧一半的说法。
其实,早在唐朝以前,兰陵萧氏就已经是最顶级的世家,光是其南梁房这一支,就涌现出许多帝王将相式的人物。而萧瑀,则无疑让萧氏南梁房在唐朝重新缔造了传说。
萧瑀出身帝王之家,他的高祖父是南朝梁武帝萧衍,曾祖父是太子,祖父是后梁宣帝,父亲为后梁明帝。有时候一个家族强大到一定境界,即使是朝代更迭也无法撼动它的地位,萧氏一族就是最好的写照。尽管南梁后梁先后灭亡,但隋朝时,萧氏依旧是皇亲国戚。萧瑀的姐姐是杨广的王妃,后来还成为皇后。萧瑀小时候身为皇子,有父母庇护,长大后又有贵为皇后的姐姐庇护,他的前二十年,可谓顺风顺水。
萧瑀自幼便受到良好的皇家教育,他没有养成纨绔子弟的性格,为人刚正不阿,光明磊落,这也为萧瑀后半生奠定了基调。
隋炀帝杨广十分宠信萧皇后,爱屋及乌,萧瑀也得到了杨广的器重,被委任机要事务,官至中书侍郎。独孤皇后也很喜欢萧瑀,把独孤家的一个美丽女子嫁给萧瑀。这样一来,萧瑀就有了两层皇亲身份。
杨广和萧瑀童年时就在宫中一起长大,两人既是帝王和臣子,又是亲朋挚友,所以杨广和萧瑀十分亲近。然而杨广从晋王成为皇帝后,开始大兴土木,穷兵黩武,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萧瑀屡次直言劝谏杨广,惹得杨广大为恼火。
萧瑀最终还是没能劝住杨广,隋朝不可避免地走向灭亡。然而,萧瑀还有下一个去处,那就是李唐。萧瑀的妻子是独孤皇后的娘家侄女,李渊又是独孤皇后的亲外甥,萧瑀和李渊还带点亲戚关系,两个在隋朝做官时关系也很好。所以,李渊起兵后,写信邀请萧瑀归唐,并让儿子李世民亲自去请。隋朝已亡,面对李渊的盛情邀请,萧瑀欣然接受。
萧瑀当即收拾行囊,骑快马赶往长安,而河池的所有兵马,他全部交给李世民掌管。李渊亲自迎接萧瑀夫妇,并立刻授予他户部尚书的官职,并封他为宋国公。
萧瑀作为两朝的皇亲国戚,兰陵萧氏的代表人物,在朝中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李渊建立唐朝后,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他忌惮掌握兵权的李世民,想要除掉他。萧瑀不计较个人得失,他直言劝说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正因为如此,即使萧瑀不是玄武门之变的功臣,但李世民即位后,仍对萧瑀委以重任。
萧瑀作为前朝后裔,却进入唐朝的权力中枢,成为李世民的宰相。然而,萧瑀的宰相生涯并不平稳,他在朝为官数十年间,六次拜相,又六次被罢免,起起落落,可谓跌宕起伏。
太宗李世民六次拜萧瑀为相,足以证明他的能力和巨大的影响力,然而萧瑀的性格又注定让他做官做不长久。
萧瑀为皇子时,性格就比较耿直,不论是谁犯错他都敢于直言不讳,当初在隋炀帝一朝为官时,他就是因为屡次劝谏杨广而遭到罢黜。李渊做皇帝时,想除掉李世民保李建成为太子,萧瑀也是屡次提出反对。萧瑀的性格到了太宗时没有丝毫变化,他做事依旧是严厉刻板,刚正不阿,说话直言耿介,从不迎合圣意。
萧瑀的第一次被罢相,就是因为没有给李世民面子。有一次当朝论事,萧瑀和陈叔达意见不合,两人争论起来,李世民从中调解好几次,但萧瑀和陈叔达都不给他面子。李世民刚即位,想要震慑群臣,所以一怒之下将萧瑀罢免,让他闭门思过。
萧瑀没想到自己为唐朝殚精竭虑,太宗却因为一次争论就把他革职,十分郁闷,回家后大病不起。李世民听说后也感觉自己有点小题大做,所以又任命萧瑀为太子太师,不久后又启用为宰相。
萧瑀的六次拜相和六次罢相大抵都是如此,他能力出众,为唐朝初年的政治制度的架构贡献很大,但他性格耿直,不善于和其他人处理关系,又屡次忤逆皇帝,所以官总是当不长。
李世民对萧瑀的感情也很复杂,萧瑀为宰相时,处处和他作对,总有大臣弹劾他,他恨不得马上让萧瑀滚回家,可是等到真的将萧瑀罢免后,李世民心中又十分不忍。因为萧瑀从隋朝的少年到唐朝的老人,他将自己的一生全部献给了大唐,却没有为自己占据任何私利。萧瑀作为隋臣时,田产很多,李渊代隋后将这些田宅全部赏赐给功臣。萧瑀归唐后,李渊将田宅归还给他,但萧瑀只给自己留下了一座宗庙用来祭祀,其他的全部分给宗族。
李世民每每回想起萧瑀冒着生命危险为自己在李渊面前说话,都会于心不忍。所以后来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就有萧瑀,而他还位列第九。
萧瑀第六次被罢相后,被迫离开了京城,他的姐姐萧皇后已是80多岁的高龄,知道弟弟被贬出京城后伤心过度,竟然一病不起去世了。萧瑀这个时候也74岁了,送走了姐姐,他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了同一辈的亲人。李世民怜惜萧瑀,将他接到宫中。可是萧瑀在接连的打击下,入宫后没几天还是去世了。
萧瑀的一生算不上波澜壮阔,他不像房玄龄和杜如晦一样有着神机妙算的美誉,也没有尉迟敬德沙场纵横的传说,但他以前朝后裔的身份,进入唐朝的权力中枢,六次拜相,他的一生,也足够精彩。而且,萧瑀去世后,还留下了一个显赫的家族,他的子孙一共有8人接连为唐朝宰相,缔造了“八叶传芳”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