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线拳图谱:从铁桥三到现代传承
铁线拳图谱:从铁桥三到现代传承
铁线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种南派拳术,以其独特的技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这种拳术源自广东南海,由铁桥三(梁坤)在19世纪中叶创立并发扬光大。铁线拳融合了洪拳的精华,以硬桥硬马、贴身短打为特点,讲究实战性和技击效果。本文将详细介绍铁线拳的历史渊源及其核心技法。
南派拳·硬桥硬马勇·贴身短打脆
以武学打开世界·智者不匹夫 武者无懦夫
说到铁线拳,就绕不开这个传奇人物——铁桥三。
铁桥三,原名叫梁坤,是广东南海县人,生于1813年,去世于1886年。他从小就喜欢武术,后来碰到了洪拳大师、福建莆田少林寺的和尚觉因,就拜他为师。他去了广州的白云山能仁寺修行,虽然没剃发,但修行非常严谨,花了七年多时间学全了师父的真传。
后来觉因和尚在110岁的高龄去世,铁桥三公就下了山开始自己的生活。有一天他在长堤散步,看到有人用武术表演赚钱,观众很多,非常热闹。他一时兴起,就用一只手挂了六个人,然后慢慢走了百步,脸不改色心不跳。大家都被他的铁臂神力震惊,都非常佩服他。因为他在家里排行第三,所以大家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铁桥三”。
后来他开始用自己的武术技巧帮助人,收了徒弟教他们武术,做了很多好事。到了光绪年间,他已经是武林高手,被誉为广东晚清“十虎”之一。
他在广州海幢寺居住的时候,和寺里的和尚尘异、修己、智圆互相学习拳术和棍术。他教和尚们铁线拳,和尚们教他鼠尾棍法。广州的有钱人蔡赞和伍熙宫都请他去家里教武术,还有育善堂的中医施雨良和他的儿子指添、区珠、林福成等也都拜他为师,学习铁线拳。他总是告诫弟子们,铁线拳是洪家的宝贝,不能随便传给别人。
铁桥三公晚年的时候,还是对武术非常痴迷,总是在学习新的技巧。他听说新会外海乡的茶庵寺和尚意诚擅长使用五点梅花棍,就特意去请教,最后学会了这门技巧。
他一生都在学习各种武术技巧,声望非常高。但是他有一个坏习惯就是抽烟,最后也因此生了病。不过他还是活到了73岁。他当年的事迹现在还是被人们传颂。
【练 法】
第一式 敬礼开拳
诀曰:
敬礼开拳手拱桥、合拳并掌谒明朝;
桥中伏藏冲挂手,谁解深义真微妙。
口诀说:敬礼开拳的时候手要像拱桥一样,拳头和掌合在一起就像是在拜见明朝;这个手势中隐藏着冲击和挂手,谁能理解这其中的深刻含义和精妙之处呢?
图解:面向南方自然站立,双手自然下垂,腰部挺直,头部保持水平,精神集中,呼吸平静。然后抬起左脚(脚尖着地,脚跟离地),弯曲右膝,右手握成拳,左手成掌(四指向上,像撑着天一样),提到右胸前腋下位置,再一起向前推出,形成拱手顶礼的姿势(如图)。这是洪拳中非常有名的拜谒桥手。
要旨:出手的时候眼睛要看着前方,嘴巴吸气并紧闭。内力要自然地贯通到桥(手臂)、拳和掌中。
实战:当我静立不动的时候,如果敌人一拳从中路打过来,我可以立即使用这个拳掌组合进行防御和反击,然后再顺势扭转手腕,成双挂拳打下。可以参考工字伏虎拳的第九式。
含义:这个敬礼开拳中蕴含着深刻的含义。它的吊脚姿势象征着鞠躬敬礼,左手掌像月亮,右手拳像太阳,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明”字。相传洪拳的祖师用这个动作来暗喻反清复明的志向。这个姿势也被称为拜谒桥手,是洪拳中一种连消带打的技巧之一。
第二式 二虎潜踪
诀曰:
二虎潜踪真奥妙,洪家内功练手桥;
全凭呼吸生气力,今世淮知此秘要。
口诀说:二虎潜踪这招真的很奥妙,是洪家内功中练习手桥(手臂的攻防技巧)的重要部分;它的力量全靠呼吸来产生,现在世上很少有人知道这个秘诀。
图解:接上一招。先扭手一收,两手同时变成拳头,这时候要喊一声“哟”,然后双拳立刻向上打出去。打完之后,把气呼尽,然后闭嘴,把拳头收到腰后,贴在命门穴的位置;同时把之前抬起的脚收回,胸部挺直,眼睛平视前方,头部保持正直,两脚站直不要弯曲(如图)。
要旨:在闭嘴的状态下,用鼻子进行呼吸,连续做三次;同时要注意把力量集中在两条手臂上。
实战:这个招式是从拱手(两手相合)变成双挂拳打出去,然后再把拳头收到腰后。具体的意义可以参考第一式的解释,这里就不多说了。这个招式的主要目的是修炼内功,通过鼻子调节呼吸,把宗气(人体的一种重要气息)积蓄在胸部,并注入到手臂中。
含义:练习洪拳的人,千万不要小看这个招式。要知道这个挺胸、闭嘴、注力的方法,是洪拳内功产生的秘诀。长期练习这个方法对肺部有很大的益处。
第三式 双剑切桥
诀曰:
双剑切桥成掌刀,练就夹力未枉劳;
洪家短打千般劲,总由此法见秋毫。
口诀说:双剑切桥这个动作,就像是用掌刀在切东西,练好了夹力,你的努力就不会白费;洪家拳的短打有各种各样的劲力,但都是从这个方法开始练起的。
图解:接上一招。把藏在后面的两个拳头,从后面沿着肋骨提到胸部和腋下的位置;然后让两个拳心相对,松开手指,放开拳头,一夹就变成切掌,形状像刀剑一样(如图);同时张开嘴巴呼气,发出“嗬”的一声。
这个动作叫做双剑切桥,做的时候指尖要朝上,不要朝下。
要旨:切掌的时候,指尖要向上,掌心要相对。发“嗬”声的时候,先要深深地吸一口气,然后再呼出来。要用声音带动劲力,把力量集中在手指和手掌上。
实战:这个动作有三种用法:一是练夹力;二是练沉肩;三是练刀掌。
在实战中,可以用夹掌来夹对方的头部,沉肩可以稳定身体,定住手臂的桥位,而用掌变成刀的形状,则可以用短促的劲力打人。
这是洪拳近身短打的一种方法。
含义:这个双剑切桥的动作,看起来没有什么特别的形状和姿势,好像很简单,没有什么大不了。但是真正懂洪拳的人都知道,它的含义其实很深。因为洪家拳在技击上讲究近身短打,贴近对方进行擒拿,所有的功夫都是从短桥发力开始的。
这个动作正是练习短力的一种方法,学习的人千万不要忽视它。
第四式 老僧挑担
诀日:
老僧挑担双挣顶,挣起口出吃一声;
不仅破他来夹抱,还有殊效治肩症。
口诀说:老僧挑担这一招,双手要用力往上顶,顶的时候嘴巴要发出“吃”的一声;这个动作不仅能破解对方的夹抱攻击,还有治疗肩膀疾病的特殊效果。
图解:接上一招。两个切掌向外一摊(掌心朝上),然后分三个步骤握拳:第一步是弯曲并握住四个手指;第二步是用手指扣住掌心;第三步是把拇指合在食指上面形成拳头(动作要快)。然后两手离开肋骨,往上一抽,形成向外顶的势头,两个拳头相对在双肩之间(与腮部平行),同时嘴巴发出“吃”的一声。
要旨:两手握拳、顶睁和抽拳的动作要一气呵成,不能有停顿。
实战:这个招式主要是练习肩膀的抽力劲。“吃”的一声,是用声音来催发力量。当我处于上一招的姿势时,如果敌人前来抱我,我就可以抽手顶脖,用这个方法击打对方的心胸部位。在近身短打中,这个招式非常有威力。
含义:这个方法还有强身健体的功效。对于肩部的各种疾病,比如肩周炎、肩关节痛等,练习这个方法一百天,必定会有显著的效果。可惜现在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方法了。
第五式 惊鸿欽翼
诀曰:
惊鸿欽翼说洪家,一树别开三样花;
觉因和尚传铁线,桥三遗枝仅余它。
口诀说:说到洪家的惊鸿欽翼这一招,它就像一棵树开出了三样不同的花;这是由觉因和尚传下来的铁线拳法,而在铁桥三的传承中,这一招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图解:接上一招。将左右两个拳头由上向下切落,放开拳头变成手掌,同时嘴巴发出“吃”的一声。手掌落到腰部位置,手腕紧贴着盆骨,手掌用力向后挣,指尖朝外。
要旨:放开拳头变成手掌的切落动作要有力。同时嘴巴要发出“吃”的一声。
实战:这个招式是一种山手(防守或攻击的手法),可以从这里变化出标串掌来攻击敌人。
含义:南粤地区的洪拳,有“一门三家”的说法。一种是南少林的洪拳,由福建少林寺的觉因和尚及感法禅师传入,代表人物有铁桥三、颜耀庭、颜殿雄;另一种是洪门中所有拳术的通称;还有一种是指广东人洪熙官所创的拳术,也叫洪拳。铁线拳是觉因和尚所传,由铁桥三将其广泛传播于世,属于南少林的“洪拳”。学习洪拳的人应当深入了解和体验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