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穿越牛熊,低波组合年化收益超10%!
手把手教你穿越牛熊,低波组合年化收益超10%!
在当前全球金融市场投资趋势从主动转向被动的背景下,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因其交易灵活、成本低等优势,已成为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的重要工具。本文将介绍如何通过构建低波稳健的ETF组合,实现穿越牛熊的投资目标。
ETF在资产配置中的应用
ETF在资产配置中具有明显优势:对于中高频资产配置,ETF因其交易费用低而成为首选;对于中低频资产配置,场内ETF和场外基金均可使用,场外基金的优势在于交易简单且成交稳定。根据投向不同,ETF可分为股票型、跨境型、商品型、债券型和货币型等类别。
定期再平衡模型
构建ETF资产配置模型的第一步是确定"锚",通过股债比的形式划分不同配置中枢的组合。本文构建了三个组合:10%高波动+90%低波动、30%高波动+70%低波动和50%高波动+50%低波动。回测区间从2012年12月31日至2024年7月17日,低波动资产用中证短融替代,高波动资产则基于过去一年收益表现精选10个并等权分配。
引入定期再平衡机制后,各组合的收益风险比均有所提升。这一机制通过在高波动资产超涨时减仓、超跌时加仓,有效控制了风险。
预期最大回撤平价模型
预期最大回撤(Expected Shortfall,ES)是衡量风险的重要指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预期最大回撤的平价组合构建方法,通过历史数据预测未来风险,并结合资产波动率进行调整。具体来说,将资产历史最大回撤乘以过去100天波动率与历史最大波动率的比值,以反映风险变化。
为了进一步优化组合表现,引入了资产趋势调整系数。当资产上涨时,调整系数小于1,降低预期最大回撤以增加配置权重;当资产下跌时,调整系数大于1,提高预期最大回撤以减少配置权重。通过资产价格构建趋势模型,将资产划分为快速上涨、震荡上涨、快速下跌、震荡下跌四个周期,并通过单纯形法优化趋势调整系数。
回测结果显示,预期最大回撤平价策略在2013年以来的表现优于定期再平衡策略。月频调仓下,三个组合的年化收益分别为10.39%、7.88%和5.06%,年化波动分别为7.21%、4.44%和1.44%,最大回撤分别为-13.27%、-8.03%和-2.01%。
不同调仓频率的预期最大回撤平价策略在提高收益的同时还有效降低了风险指标包括波动率和最大回撤。日频调仓组合的收益风险表现更好,但需要承担更高换手率。而实际投资中使用月度调仓的话,可以把换手率控制在1~3倍左右,策略也会更容易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