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是怎么回事?需要手术吗?
疝气是怎么回事?需要手术吗?
疝气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主要表现为腹壁出现破洞,导致腹腔内的肠、网膜等组织从破洞中突出形成包块。这种疾病在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都有发生,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疝气的成因、类型、症状以及治疗方法,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疝气的定义与症状
疝气通俗来讲就是腹壁破了个洞,腹腔里面的肠、网膜从这个洞里面钻出来形成包块。在患者平躺的时候腹腔里面的压力会降低,这就导致了包块变小或消失。但在站立、咳嗽或排便的状态下会导致腹腔压力增高,使得包块凸出或增大,从而会形成“疝”。
疝气的类型
疝气一般产生于两侧的腹股沟之间,也就是大腿根附近,这就是腹股沟疝。腹股沟疝会导致坠胀感,严重时会引起肠阻塞、小肠血液缺失、穿孔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根据疝气发生的不同部位,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斜疝:通过腹股沟管外口突出到体表外,可以进入阴囊。斜疝通常是椭圆形或者梨形,上呈蒂柄状。斜疝通常在儿童、青壮年、年轻人和老年人身上都会发病。
直疝:通过直疝三角(也称海氏三角)突出到体表,不进入阴囊。直疝的形状更圆且呈现半球形,基底较宽。直疝多发生于老年人身上,尤其是对于腹壁比较薄弱的患者发生的风险更高。
股疝:特发于腹股沟韧带下方的股管区域。此疝的突出部位常见于大腿根部,尤其多见于女性患者。由于股疝的疝口相对狭窄,疝内容物易于发生嵌顿,形成嵌顿疝,这是一种急症状况,需迅速采取手术治疗措施。
疝气的治疗
目前,手术是唯一可以治愈疝气的方式。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传统手术和微创手术两大类。
传统手术:又称开放手术,涉及在腹股沟区域实施一个相对较大的切口,旨在将疝气内容物复位,并通过精细的缝合技术加固其位置。此过程中,医生可直接操作并缝合疝环周边的组织。然而,该手术方式的一个显著缺陷在于,其产生的张力较高,可能导致术后疼痛感受较为强烈,且恢复进程相对缓慢。
微创手术:主要包括腹腔镜手术和射线引导手术。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的手术技术,一般是在患者的腹部做一个小切口,然后通过这个小切口将腹腔镜放入患者的腹部中,从而进行手术操作的方式。运用这种方式能够减少创伤的发生,并能够减少一定的恢复时间,因此这种方法在疝气修补术中是很常见的手术方式。此外,还可以通过射线引导进行手术,这种手术方式一般是针对情况复杂的疝气,在对这些疝气的治疗过程中,医生可以采用射线引导的方式对手术情况进行治疗,通过这种X射线或手术引导的治疗方式,会使手术操作更加精确。
疝气的预防
在生活中,我们同样需要加强对疝气的预防与保护。具体而言,对于普通的老年男性患者,应特别注重加强腹腔肌肉的锻炼;而对于腹腔壁较为薄弱的人群,则需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调节,确保患者的营养均衡。针对长期吸烟、哮喘反复发作或患有肺部疾病的患者,这些特殊群体更需加强自我警惕,以预防腹腔承受过大压力。对于已出现尿毒症或肝病腹水症状的患者,由于肝功能异常可能诱发疝气,因此,对于这些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及时进行有效治疗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