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难题/AI修复古籍 守护传统文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破解难题/AI修复古籍 守护传统文化
引用
大公网
1.
https://www.takungpao.com/news/232108/2024/0705/988012.html
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复旦大学研发的"光华一号"人形机器人和AI古籍数字化修复技术两项创新成果亮相,展示了人工智能在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领域的最新应用。
图:小观众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欣赏展品。新华社
由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研发的“光华一号”人形机器人4日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亮相。这款人形机器人身高165厘米,体重62公斤,不仅会行走,还会做表情,能在面部显示屏上做出喜、怒、哀、乐四种表情,让人在与之交互的过程中有更加直观的情感体验。为了实现这一功能,研发团队融合类脑启发的动因与多巴胺激励机制,采用多层次协调的激励算法,使得感知和行为更加拟人化和精细化,形成可控的多模态情感生成模式。
“光华一号”除外形上与人类相近外,其全身拥有45个变传动比的混联智能关节和层次化生成式具身大脑模型,可以最小自由能原理驱控关节、躯体和全身,能自如地摆动手臂和直立行走。
不仅如此,今年最新亮相的AI古籍数字化修复技术,则让古籍修复不再如想像般困难。记者了解到,在古籍修复过程中,处理髒污、残缺、磨损的页面,是古籍保护常见的难题,这些问题不仅阻碍了历史考证,也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而在合合信息展台,此次新公布的AI古籍修复模型可以解决古籍文献中存在的模糊、阴暗等图像质量问题。现场工作人员表示:“这款模型可智能学习不同古籍文字风格、纸张背景,对损坏区域的字体内容、风格进行高度还原,尽量确保修复区域的文字风格和背景与原古籍的一致性,用科技让文化遗产焕新。”
本文原文来自大公报
热门推荐
企业培训项目开班仪式流程:全面策划与执行指南
明日方舟临光角色深度解析:定位、技能与练级价值全面探讨
“打赏”没上限无提醒 专家建议给直播平台打赏限额抵制超额打赏
轻熟风格,30岁女生穿搭的时尚与智慧
蜘蛛是昆虫吗
老祖宗的这些“规矩”一定要知道,除夕夜20个习俗与禁忌,切记!
正月十五“天官赐福日”
贴膜牛剖层革是真皮吗
意外受伤后一定要打破伤风针吗?
低血压的原因有什么
PT100温度传感器精度等级有哪些
M.2移动硬盘打造Win To Go系统:高效分区存储文件全攻略
究竟喝哪种类咖啡最养生?一图表让你轻松看懂
国家规定未成年退款政策
多高层模块化钢结构建筑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
六亲不认是哪六亲?株连九族又指哪九族?你不知道的古代常识
哪些水培植物不易淹死?正确水培方法是什么?
天水:不止麻辣烫,还有历史文化的“丝路”盛宴
家里这3种水杯尽快扔掉,白开水进“毒水”出,很多人还在用
如何构建好的设计团队
在合同中如何明确税务责任?
可持续方法论|ESG由量变到质变,绿色教育需全方位发力
加密市场凌晨闪崩,比特币最坏的情况将跌至80000美金?
数据库如何防止篡改数据
每日应摄取多少维生素B族以发挥其作用与功效
高中物理有哪些学习方法(推荐的高中物理学习方法)
葡萄籽和虾青素哪个好:全面比较与解析
智能识别与实时预警:校园安全管理的科技新方案
哪些因素影响国企人事管理制度的入职环节?
马勃粉可以吃吗?医生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