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班主任提醒:收心,家长别逼孩子做无用功!这一周最关键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班主任提醒:收心,家长别逼孩子做无用功!这一周最关键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56380996_387091

寒假即将结束,许多家长开始焦虑孩子的“收心”问题。家长们最常犯的错误是突然施压,要求孩子立刻进入学习状态,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孩子要么敷衍了事,要么与家长对抗,最终影响了开学后的表现。

其实,“收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方法不对,不仅孩子收不了心,还可能影响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那么,家长如何才能有效帮助孩子调整状态,让他们平稳过渡到新学期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收心”这件事,家长一定要避免无用功,把精力花在真正有效的方法上。

避免“无效收心”:家长常见的3个误区

误区一:临时加大学习压力,逼孩子“开夜车”

很多家长在假期放松了对孩子的学习要求,等到快开学了才开始着急,突然给孩子布置大量的学习任务,比如要求每天做几套试卷、复习所有知识点、甚至加班加点补课。

结果往往是:孩子压力骤增,心态崩溃,不仅无法有效复习,还可能产生厌学情绪。长时间松弛的状态下,学习需要逐步适应,而不是靠短时间高压强行扭转。

✔ 正确做法:减少学习任务量,先让孩子做简单的复习内容,逐步提高难度,而不是一上来就高强度刷题。

误区二:收手机、断游戏,突然切断孩子的娱乐

寒假期间,很多孩子都玩得很尽兴,尤其是电子产品使用频率大幅上升。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收心”,直接采取强硬措施,比如收走手机、限制上网时间,甚至完全禁止娱乐活动。

但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孩子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甚至偷偷摸摸玩,或者心情极度烦躁,根本无法专注学习。

✔ 正确做法: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比如逐步缩短娱乐时间,从一天玩4小时减少到2小时,再缩减到1小时。同时,建议家长用替代方案,如让孩子阅读、户外运动等,减少对电子产品的依赖。

误区三:空喊“要收心”,但没有具体执行计划

有些家长只是口头上提醒孩子:“快开学了,要收心了,别再玩了。”但却没有任何具体的计划和措施,结果孩子仍旧沉浸在假期的状态中,根本无动于衷。

这样的提醒是无效的,孩子不会因为几句口号就自动进入学习模式。

✔ 正确做法:与孩子一起制定“收心计划”,包括调整作息、预习课程、减少娱乐等,具体到每天的时间安排,这样孩子才有明确的方向。

真正有效的“收心”方法:家长要这样做!

  1. 调整作息,找回规律

寒假期间,许多孩子的作息完全被打乱——熬夜、晚起、昼夜颠倒。开学后,最容易出现的情况就是早上起不来,课堂上精神不佳,注意力难以集中。

调整作息的方法:

✅ 逐步提前睡觉时间:每天提前20-30分钟入睡,逐渐调整到正常的作息时间,而不是一下子让孩子“早睡早起”,这样会让他们很痛苦。

✅ 早起后增加晨间活动:比如晨跑、阅读,或简单的数学计算题,让大脑开始适应清晨的学习状态。

✅ 避免午睡过长:如果孩子习惯了长时间午睡,可以缩短到30分钟以内,以免影响晚上的入睡时间。

  1. 温和过渡到学习模式,减少抵触

强行让孩子进入高强度的学习模式会带来逆反心理,家长可以通过**“轻度学习”+“适度挑战”**的方式帮助孩子慢慢找回状态。

✅ 从兴趣点切入:比如孩子喜欢看科普类书籍,可以先从轻松的阅读开始,逐步过渡到学科内容。

✅ 先复习简单内容:从孩子最熟悉的知识点开始,慢慢增加难度,避免因为难度太大而产生挫败感。

✅ 适当做错题回顾:挑选之前学习中的错误题目进行回顾,而不是一上来就做全新的难题。

  1. 制定“收心计划”,每天任务明确

如果孩子每天没有明确的安排,很容易继续沉浸在假期的松散状态中。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开学前一周收心计划”,让孩子每天有目标可循。

示例:开学前一周“收心计划”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点,灵活调整每日安排,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恢复到学习状态。

  1. 适当进行新学期心理预热

孩子的“收心”不仅是习惯调整,更是心理状态的调整。

✅ 聊聊新学期的目标:引导孩子思考新学期的学习规划,比如“这个学期有什么目标?”、“有什么想挑战的事情?”让孩子主动进入角色,而不是被动接受。

✅ 回顾上学期的成就: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看过去的学习成果,增强自信心,让他们对新学期充满期待。

✅ 提前和同学联系:如果孩子在假期较少与同学互动,家长可以鼓励他们提前联系朋友,让孩子对开学有更强的归属感。

总结:收心关键在“循序渐进”

孩子的“收心”并不难,关键在于家长是否使用了正确的方法。与其临时抱佛脚、加压施压,不如让孩子循序渐进地调整,帮助他们自然过渡到学习状态。

家长要做到:

✅ 调整作息,恢复规律生活;

✅ 从轻度学习入手,减少孩子的抵触;

✅ 制定具体计划,让孩子有目标感;

✅ 进行心理预热,增强对新学期的期待。

这样做,不仅能让孩子顺利“收心”,还能让他们以更积极的状态迎接新学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