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一位语文老师的大实话:语文作业,真的无需太多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一位语文老师的大实话:语文作业,真的无需太多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1022A0932R00

一位资深语文教师通过自身教学经验和家庭教育经历,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观点:语文作业真的不需要那么多。

语文作业过多带来的困扰

一位从教多年的语文老师结合自家孩子和自己班上学生的经验,提出:“语文作业多,对孩子真是一种灾难。不管是中学,还是小学。”

她分享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数据:一位刚上中学的学生,一学期加寒假做了六十多份语文试卷,还不包括练习册、作文等各种资料。这样的作业量在中学可能还只是标配。

语文作业的双重折磨

语文作业,都离不开大量的书写。低年级的抄默写,从生字到词语到句子到课文;中高年级的阅读理解、练笔习作、读书笔记、摘抄积累等等等等,动辄不少于几百字。一张语文试卷写下来,手酸胳膊痛。

这是体力上的磨难。还有脑力上的折磨。

对学生来说,语文题的特点通常是:

  • 会做的题,无聊透顶。譬如以“基础积累”为主打的“看拼音写词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写反义词近义词”“写比喻句拟人句夸张句”,做了无数遍,还要不停做。
  • 不会做的题,痛苦万分。阅读理解的主观题云山雾罩,好像答对了,又好像没答对,那种永远都不确定答案的感觉,没有孩子会喜欢。

小学四年级的阅读理解题目

做语文题,不会像做数学题那样,有豁然开朗的畅快,有迎刃而解的激动,在解题中获得不断攀升的成就感。

还有“终极杀手”习作,更是能让学生写到怀疑人生。考试中的作文,规定的时间规定的题目,根本没有时间构思、创作、修改、琢磨,只好能套就套,备几个“万题皆能用”的好素材,确保作文至少能拿个中上分数。

平时的习作、征文和假期的日记、读后感等,几乎也没有学生心甘情愿想去写,都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写,凑字数的文章不在少数。

图片来自小花生App花友的读后感

语文作业为何不受学生待见?

因为上述这些常规的语文作业,无法给学生创造性的发挥空间,很少能让学生感受到思维的乐趣,也没有让学生能“我的想法我做主”,终日纠缠在重复、模仿、机械、沉闷的练习中。

新课标、新教材,竭力想改变这种状况,“创意表达与写作”“思辨性阅读”“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等名词,的确充满吸引力,但在真实的教学一线,语文作业大部分还是在“走老路”,作业来源都是:多年经验、统一订制、教辅资料。

图片来自小花生App花友的阅读笔记

要想在作业形式和内容上有所改变,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读课标,研读教材,研读各种专业书籍,能做到的普通老师,大概率也不在教学第一线了。

所以,真心觉得:身为老师,如果暂时还做不到能有效改变作业,那就少布置作业。

孩子完成一张语文试卷,平均要花一个小时。做几十张卷子的时间,用来看几十本书,不香吗?

语文作业少,成绩就会不行么?

语文作业做得多,成绩就肯定好吗?做得少,成绩就不行?恐怕不存在必然联系。甚至,正好相反。

对此,我有很多佐证。有复习期间一张试卷没做,期末考依然领先的佐证;有一学期相较于同年级老师,少上近百节课(担任行政、外出国培、各种出差),期末考也一点不差的佐证;有不做卷子只带学生阅读,低年级考试垫底,中年级就逆袭的佐证……

记录这些,并非吹嘘,而是为那些深受语文作业折磨的孩子呼吁:语文作业,真的无需太多!

语文的基础知识,从低年级抓好书写、朗读习惯,从扶到放,让孩子从“我学会”到“我会学”,中年级就不用再纠结。

至于读写能力,刷题刷不来的。多年来一直坚信,虽然期间有过动摇。姐姐小学从没有做过额外的语文资料,但小学毕业考语文成绩不算理想,升中学的那个暑假,颇为焦虑的老母亲也破天荒买回两本教辅,还是多方打听精挑细选的。

结果,娃一题没做,中学开学考又回复状态,便也不再管。中学三年,幸运地遇到语文作业极少的老师,使得她有大量的时间读了那么多的书,在九年级下这般紧张的时刻,最近读完的一本是《百年孤独》。

中学的语文成绩,也从未掉过队。

妹妹则是投机取巧型选手,别说另外布置,能不折不扣完成老师作业就算不错了。这娃的唯一爱好,就是搬着一堆零食去看书,反复看同一本、同一套书。

有时候,实在忍不住,提醒她:“家里那么多其它好书,你别总看那几本啊!”

她振振有词:“因为我每次看都有不同的发现啊!”

倒也不是瞎吹,寒假重读了七本《哈利·波特》,最大的乐趣就是和姐姐、妈妈不停聊新发现、新想法。

这种“沉浸式阅读”,让她不断产生新体验,每一次阅读都是在和作者、书中角色对话,打通了一条精神通道,学语文,只会越来越轻松。

再看班上的娃。自己家的孩子,怎么嚯嚯都没要紧,带一个班的孩子,责任重大。阅读重要,成绩也重要。是压力,也是动力。

开学的期末考,不算完美,但我很满意。上学期,我们班满打满算的在校上课时间只有十周左右,太多的事没来得及做,读写训练方面也拉下很多。唯一坚持的,也就是阅读了。虽不能带着他们在班级里一起读,好在大多数孩子已经被带上了阅读这条道,语文能力的提升,都在不知不觉间。

从分数看,一些孩子的确不够理想,三年级本就是拉开差距的阶段。也有很多考得好的孩子,给我莫大的信心,坚持阅读,阅读,再阅读。

在大量阅读高质量书籍的基础上,再辅以少而精的激发兴趣、训练思维、发展综合能力、真正观照儿童内心的作业,其它的,交给时间吧。沉住气,路漫漫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