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脑脊液动力学百年经典理论争议-国际小儿神外教科书教授谈脑积水新病理机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脑脊液动力学百年经典理论争议-国际小儿神外教科书教授谈脑积水新病理机制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incsg.com/shenwaizixun/3886.html

2023年11月25日,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三届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云端峰会”在上海中心大厦的J酒店开幕。来自意大利的Concezio Di Rocco教授作为INC旗下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成员,分享了关于脑脊液循环的新研究及新认识,对更好地治疗脑积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Di Rocco教授简介

Di Rocco教授是国际儿童颅底学会创始人,曾任国际神经外科联合会教育委员会共同主席以及国际儿童神经外科学会主席。目前,他还是国际儿童神经系统杂志《Child's Nervous System》现任主编以及国际神经外科联合会基金小儿脑积水项目负责人。Di Rocco教授还是欧洲儿童神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创始人,并在2019年获得了国际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终身成就奖。

Di Rocco教授在小儿神经纤维瘤、癫痫、脑积水、蛛网膜囊肿、颅缝早闭、脑和脊髓肿瘤、脑和脊柱畸形等难治病症方面有深入研究,已完成12,000多次神经外科手术。

脑脊液动力学经典理论的争议

脑脊液的传统认知

脑脊液在脑室内由脉络丛产生,通过中脑导水管循环到四脑室,再通过外侧孔或正中孔流出,然后往下流到脊髓后部的蛛网膜下腔,再次循环上升回流到大脑表面,被蛛网膜颗粒和绒毛吸收,然后进入静脉循环。这一理论由Dandy and Blackfan提出,源于对脉络丛分泌脑脊液以及绒毛和蛛网膜颗粒吸收脑脊液的动物实验,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然而,这一理论存在诸多争议。例如,Dandy等人的动物实验在今天看来存在诸多缺陷,如未评估颅内压、未考虑静脉和淋巴管的影响等。此外,现代影像学研究也发现,脑脊液的流动模式与传统理论存在差异。

新的认识

  1. 脑脊液流动无屏障:脑脊液可以从间质中流向脑室内,也可以从脑室内流向间质空间。这种流动模式在大脑的多个结构中都存在,且会随着动物物种和人类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2. 脑脊液产生和吸收机制:脑脊液并非仅在脑室产生,而是到处都在产生,到处都被吸收。这种机制涉及多种途径,包括血管周围空间、神经周围鞘等。

  3. 胶质-淋巴循环概念:这是一种新的脑脊液循环解释,认为血管周围空间就像大脑的淋巴管,可以让多种物质进入间质中的脑脊液,并进入脑室,反之亦然。

脑积水的新认识

脑积水的发生与脑脊液循环缓冲系统受限有关,即颅内-脑内顺应性的降低。这可能导致脑脊液在不同区域积聚形成脑积水。具体来说,以下情况可能导致脑积水:

  1. 脑室内梗阻导致脑室扩大
  2. 脑室外梗阻,如肿瘤
  3. 蛛网膜下腔容积受限
  4. 静脉压力增加

结论

  1. 脉络丛并不是产生脑脊液的主要结构,切除脉络丛不会改变脑积水的情况。
  2. 绒毛和蛛网膜颗粒并不是吸收脑脊液的主要结构。
  3. 脑脊液可以在大脑中自由流动,四脑室即使被肿瘤填满也可能不出现脑积水。

这些新认识对脑积水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