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顾景舟:一代紫砂艺术大师的传奇人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顾景舟:一代紫砂艺术大师的传奇人生

引用
百度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1%BE%E6%99%AF%E8%88%9F/3373260

顾景舟(1915年10月18日—1996年6月3日),原名景洲,后改名为景舟。别称曼希、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自号壶叟、老萍,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宜兴紫砂名艺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早年经历与紫砂技艺的启蒙

顾景舟出生于江苏宜兴川埠乡上袁村,原名顾锦洲。他自幼聪慧,曾就读于宜兴县第六高等小学堂,学习课程包括“四书”“五经”、英文、日文、数学、中外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等。1932年,因家境困顿,顾景洲辍学在家,开始跟随祖母邵氏学习紫砂工艺。他不仅学习制壶技艺,还刻制了多枚印章,如“墨缘斋景堂制”“墨缘斋制”“景心”等,这在当时的紫砂业内是很罕见的举动。

紫砂技艺的精进与突破

1936年,顾景舟被上海古董商郎玉书看中,进入郎氏艺苑工作,从事仿古陶瓷制作。这一时期,他有机会接触到明清两代紫砂名家器物,并与当时在上海的十多位紫砂高手竞争,技艺突飞猛进。1942年,他应聘到上海标准陶瓷公司任雕塑室技师,月薪100元大洋,足以养活家人。1951年,因体检时查出肺结核病,只得回家修养。大病后,他更专注于紫砂技艺和历史文化的研究。

为紫砂艺术做出的贡献

1954年,顾景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加宜兴县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蜀山紫砂工场的筹建工作。1955年,蜀山紫砂工场独立成立“蜀山紫砂工艺社”,顾景舟任生产理事委员兼技术辅导员,负责招生和技术辅导。1959年,他被任命为紫砂厂技术研究所副主任,负责技术业务。1980年,在他的支持及参与下,紫砂厂专门建立“紫砂特艺班”,带领汪寅仙、周桂珍等中青年技艺人员复制历代名作。

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顾景舟不仅在紫砂技艺上追求卓越,还注重紫砂艺术的理论研究和传承。他遍访北京、上海、广州、苏州等地博物馆,寻觅珍品并作鉴定。1991年,他主编的《宜兴紫砂珍赏》一书出版,这是紫砂历史上第一本紫砂艺人自己编写的专著。他对紫砂工艺、文献和实物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发表了数十万字的论文,对紫砂的历史沿革、代表人物、代表作品以及真伪鉴定等问题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

艺术风格与历史评价

顾景舟制作的紫砂壶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多以茗壶为主。他在制壶中引入了现代美术学概念,开创紫砂茗壶造型的新意境。他的紫砂壶不论造型上,还是设计上都十分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从视觉上有一种安定感,壶体均衡上求美,强调整体性的“调”和“美”。他的作品特色是整体造型古朴典雅,形器雄健严谨,线条流畅和谐,大雅而深意无穷,散发浓郁的东方艺术特色,所制之器脱俗朴雅,仪态纷呈,堪称“集紫艺之大成,刷一代纤巧糜繁之风”,他被海内外艺术界专家誉为“壶艺泰斗”。

后世纪念

2013年9月28日,“紫泥岁华 师德如歌——顾景舟传承作品鉴赏”活动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开幕。2015年10月,由中国金币总公司策划推出的顾景舟诞辰100周年纪念金银铜章正式发行。同时,宜兴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顾景舟艺术馆”开馆仪式在宜兴陶瓷博物馆举行,展出了“景舟石瓢”“景舟提璧”等30件精品紫砂茶壶,还有顾景舟生前的生活用品、手稿字帖、制壶工具等。2018年,江苏省陶都中等专业学校设立了顾景舟紫砂艺术学院。


顾景舟


顾景舟作品紫砂云肩如意三头茶具


顾景舟用印


顾景舟作品矮石瓢壶


顾景舟作品(3张)


顾景舟作品汉铎壶


顾景舟释印手迹


顾景舟诞辰100周年纪念金银铜章(2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