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红楼梦》,谈谈曹雪芹的女性观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红楼梦》,谈谈曹雪芹的女性观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54760267_121948416

《红楼梦》成书的数百年间,其对文学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始终未曾间断。而其中,曹雪芹通过对女性角色的细腻描绘,展示了他对女性独特的关注和赞美。尽管在封建社会背景下,这些女性人物显得尤为特殊,但从更深的层面来看,这种描绘仍存在难以突破的局限性。

《红楼梦》以女性为主角展开情节,开篇就提到:“念之当日所有女子,其举止行为,细考校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 这句话阐明了作者对当时女性价值的认识和不俗评价。书中众多女性角色如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在才情、个性和行为上都表现出不凡的魅力。然而,尽管曹雪芹力求提倡和歌颂女性品德,其所处时代的社会观念仍在无意间在书中有所流露。

清中期文坛兴起了一种返璞归真的风格,反对浮夸繁琐的文学趋势,这种“性灵派”的文学潮流非常推崇女性作品的真挚与纯洁。曹雪芹深受其影响,所以《红楼梦》中充满对女性天然灵动、真诚美好的赞美。然而,这种赞美伴随着社会对女性较为单一的框定,以致女性作家的作品普遍局限于儿女情长、家常琐事等狭窄的题材,如章学诚所说,从唐宋以来,妇女作品多为闺中琐事,少有涉及现实广度的宏大叙事。

贾宝玉对女性的赞扬,具体体现在他认为“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这看似抬高女性地位的言辞,其背后实际是对男女行为特点的片面概括和认定。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创作圈相对闭塞,她们生活在封闭的环境中,没有广泛的社交和实践机会,这样的环境培养了她们特有的细腻心思和纯真感悟。

《红楼梦》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感情线索贯穿全书,这段感情虽然被描绘得缠绵悱恻、感人至深,但从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故事起点来看,林黛玉作为绛珠仙草由神瑛侍者浇灌而生,感恩之情似乎为女性先天的处于一种弱势地位,为其后来的情感纠葛埋下伏笔。这种描写,无论从神话还是现实,都隐含了男性主宰、女性依附的含义。

封建社会对女性有着苛刻的标准与局限,从贾宝玉对年轻女孩的赞誉“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这样的赞美虽然肯定了女性的温柔与美好,但也将其限定在特定的年龄和阶段。一旦过了青春期,贾宝玉便对女性态度转变,认为已婚女子往往染上俗气,甚至变得浑浊可厌。

书中的王夫人、邢夫人、赵姨娘、刘姥姥等年长女性形象,不乏被描绘得负面。她们的形象反映了在早期社会中,年轻美貌与年老缺陷总是被简单对立。尽管《红楼梦》的情节复杂,但作者难以跳脱出当时社会对女性一般偏见,这些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一种宿命般的悲剧感。

曹雪芹对女性的关怀表现于书中贾宝玉偏爱女性朋友,并对他们的价值和能力倍加赞赏。甚至让其角色形成一种“重女轻男”的印象。然而,这种“重女轻男”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性别平等,而是受限于“性灵”文学潮流中的崇拜心理和特定的社会背景。在《红楼梦》里的女性,不少因为命运沉浮而悲剧收场,这毫无疑问是对当时女性生活命运的感叹,但也并未能真正突破性别限制。

总的来说,曹雪芹虽身处封建时代,以超越当时的视角描绘出众多女性的独特魅力。然而,他的女性观仍不可避免地局限于传统思想的束缚,对比现代性别平等视角来看,仍显滞后。不过,这是他那个时代巅峰的思想水平,《红楼梦》正是因此成为研究中国明清社会女性生活的重要史料,为后世启示不已。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